标签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奇特的迎客礼——拦路(图)

人们到侗寨去做客常常会遇到一种不寻常的欢迎方式—-拦路。主人们或在寨门,或在街巷,或在道囗,或在鼓楼下,或在风雨桥头,或在家门前摆上路障,拦住客人的去路。在路障的后面,是由寨老率领的穿着侗族盛装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他们一个挨着一个横排站着,客人要想穿过路障和人墙,就必须和姑娘们对歌。他们每个人手里还端着一大碗家酿的米酒,如果不唱歌、不喝酒,那是休想过去的。 拦路在侗族地区特别盛行,当一个寨子里的小伙子到另一个寨子去做客时,往往会遇到主寨的姑娘们在路口、寨门前把树叶、禾草拴在绳索上,拦住去路。有时还会放置纺车、布机、竹篓、鸡笼等障碍物。主寨姑娘们列队于后,摆开对歌的阵势。她们首先唱起拦路歌,歌中提出客人不能进入寨子的各种理由。小伙子们则要唱开路歌,推翻姑娘们拦路的那些借口。路障内外一唱一答,旁观者不断唱采助兴。 下面是一组侗族青年男女互唱的歌词。 姑娘们唱 : 我们正忌寨, 忌寨忌门你们莫要来。 不信你们去到天上问玉帝, 让他写个文书来, 若是他愿把这忌寨的天条改, 我们就把寨门开。小伙子们唱 : 你们莫忌寨, 快把寨门开。 玉帝我们已问过, 他让我们自己来安排, 人间的事情他不管, 人间的字他写不来。姑娘们又唱: 我们正忌寨, 昨夜寨里下猫仔。 刚下猫仔生人不能进, 今天回去明天来。小伙子们又唱: 你们莫忌寨, 这个月份不会生猫仔。 若是真生猫仔你们交好运, 不必忌讳大多快把寨门开。 小伙子们的开路歌唱得再好,也还是进不了寨门,因为姑娘们还要用歌提出各种问题,他们必须给以巧妙的唱答,最后还必须用歌请姑娘们一件件地撤走拦在路上的那些路障,并且还要喝过姑娘们送上的米酒,才能进入寨门。这种拦路活动往往是两个寨子的青年男女交往或迎娶新娘子时进行的。拦路歌的歌词常带有逗趣和爱情的内容,通过拦路对歌两个寨子的青年男女从陌生到相识,到相互了解,为彼此进一步交往打下了基础。 遇到婚庆时主人一般在进入家门必经的小巷口设下拦路的路障,在拦路的绳索上拴着草标,绳索下面的桌子上摆着一碗碗米酒,还有鱼、肉、糯米饭和染成红色的彩蛋。唱过拦路歌后,客人们人穿过路障,姑娘们在客人胸前挂上两个象征吉祥如意的彩蛋,并且饮下那喜庆的米酒,接着他们又夹来了侗族特有的咸鱼和彩色的糯米饭,直塞得人们嘴里鼓鼓的说不出话来才肯罢休,让客人到新房去看新娘。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玉屏箫笛
<br>

玉屏是著名的中国箫笛之乡,是驰名中外的箫笛产地,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万历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之珍品,其音韵清越,雕刻精美,造型制作和音色别具一格,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独树一帜、堪称一绝。曾多次进贡宫廷,深受垂青,是“贵州三宝”之一。1913年和1915年分别获得英国伦敦博览会银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对玉屏箫笛和箫笛厂给予关切。199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 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代末期万历年间,称“平箫”,后称玉屏箫。玉屏箫是中国著名乐器之一。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被誉为“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笛据传是郑家子孙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本地水竹做成笛子,音色远胜南北各地所产的竹笛,称“玉笛”,将箫与笛配对,称“平箫玉笛”。解放后在国内多次获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地。玉屏箫笛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将玉屏箫笛作为礼品赠送给来访的外宾;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帮同志曾亲临玉屏箫笛视察;1988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85岁寿辰时,其女邓楠同志用玉屏箫笛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平同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曾亲临玉屏箫笛视察生产生活情况。历届贵州省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多次亲临玉屏箫笛视察。 玉屏箫笛名扬海外,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早在公元一世纪玉屏所在地——平溪,就有箫笛流传。近代玉屏箫笛制作的艺人最有名的为郑氏,现在是箫笛制作的主要厂家。箫笛厂有一陈列馆,是箫笛历史的缩影,也是玉屏县的文化珍品。其生产工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产品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高档旅游商品。2005年玉屏箫笛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199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2005年玉屏箫笛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杏馫注册登录网_沿河阳戏
<br>

  阳戏是一种娱乐性、庆祝性、阳间的活动表演,而不是巫教的仪式表演。 它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宋氏家族由江西起祖。宋朝美是武将,入川讨冉土司之乱,迁入沿河,现在受传于第六代宋绍仪等人。 阳戏是伴唱、伴奏、加表演形式的组合。乐器的组成是以大锣、马锣、钹、点锣组成。表演内容有;“满门贤”“西京记”“三孝记”“摇钱记”“徐达下逍漄讨账”“蟒蛇记”“西盆接掌”“大小记”“学夫回窖”“姜氏配合庞山村”等。它多用于喜庆场合,一般是过春节的初一至十五日。表演中分生、旦、净、丑等。每个角色都要戴脸壳,穿服装。有舞台背景布置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杏鑫注册开户_沿河毛古斯舞
<br>

沿河毛古斯舞  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是“研究我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1959年,毛古斯舞被中央民族民间舞蹈考察团认定为“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最远源头”。毛古斯舞是土家族最原始、最古老、最粗犷的一种歌舞,表演这种裹稻草,头上也戴着由稻草扎成的草辫。领头跳的叫“老毛古斯”,跟着跳的叫“小毛古斯”,其中有一个扮演“古鲁子”(类似骗子与歹徒)。演员们边跳舞并发“嗨嗨”的声音,舞蹈内容主要反映土家人古代原始生活,如打猎、捕鱼等等到。  责任编辑:符迪

仡佬敬雀节,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民俗活动。敬雀节是仡佬先民开荒辟地建立家园时,敬奉雀神的崇拜活动。 据当地老人介绍,敬雀节始于唐代。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按15辈人推算,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敬雀节”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样的社会功能。 仡佬“敬雀节”又叫“敬鹰节”,“敬雀节”活动的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曾流行于石阡县共18个乡镇中的11个仡佬族侗族乡的仡佬山寨,凡仡佬家庭都有在家过此节的习惯。现在最为典型和保留完整的要属石阡县的尧上仡佬族民族村寨,敬雀节以十二生肖为准,每十二年(鸡年)为一大祭,大祭以村寨或同姓家族为单位举行,请上佛家、道家班子或戏班来祭祀娱神,开展敬雀节祭祀活动。其余年岁为小祭,其中小祭由各家各户举行。 责任编辑:符迪

杏耀注册登录网_铜仁民间老字号:沿河站
<br>

沿河乌江风光 每一个老字号品牌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沧桑厚重的历史故事。糯米包子、米豆腐、荞面、凉面、豆腐干、豆腐皮……这些,都是沿河自治县民间传统食品,因其风味独特,备受欢迎,成为民间饮食老字号品牌。 豆花荞面:“食尽黔蜀千般味,浑浆荞面最宜夸” 豆花荞面(图片来源于微铜仁) 沿河农村盛产黄豆和花荞,花荞一年二季,世居的土家族人民创造出了与众不同的风味食品——浑浆豆花荞面。外地游客在品尝之后赞道:食尽黔蜀千般味,浑浆荞面最宜夸。 民国时期,沿河一个叫冉隆平的人开的荞面馆,吸引重庆秀山食客跑来品尝。豆花荞面这道传统风味食品,是沿河人民创造的百年老字号品牌。 198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全省风味食品竞赛,沿河民族宾馆派员参加,那些食尽山珍海味的评委及大厨师们赞不绝口,“浑浆豆花荞面”获得了二等奖,使这一独特食品登上了大雅之堂。 然而,如今走在沿河县城街头,想吃上一碗正宗的豆花荞面,却是难得。在开发区农贸市场一家早餐店,笔者和店主张凤钗聊天。她10多年前就开始卖豆花荞面了,但做到现在,荞面生意越来越淡。 “不知是怎么回事,现在市场上卖的荞面原料,做出的味道,大不如从前了。”张凤钗说,“我的原则是,我要做豆花荞面,就要做最好的,要让顾客品尝过后,能够竖起大拇指才行。如果在荞面中渗加小麦面或者其他原料,味道肯定会变,这样,就会使这道风味小吃失去它本来的‘面目’。” 丁字口:“孙家小吃”的坚守          凉米豆腐(图片来源于微铜仁) 孙家的小吃摊,就摆在原沿河县百货大楼的左侧边,几十年来,历经岁月沧桑。丁字口,旧时的繁华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孙家小吃摊,却一直坚守于此。 孙家小吃摊,主要经营米豆腐、凉面等沿河民间特色食品,以其纯正独特的风味,吸引着人们前往品尝。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沿河丁字口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孙家小吃摊几十年不仅位置没变,经营的主人没有变,味道亦未变。“每次来这里吃上一碗凉面或是米豆腐,就会回忆起这里旧时的繁华,许多或甜或苦的沧桑往事,就会浮现于脑中。” 孙家小吃有两个摊位。接受采访的摊主孙代飞告诉笔者,她在丁字口摆小吃摊已有20年了。她指着对面的小吃摊,对笔者说:“那个摊子是我嫂子在经营,她摆摊至少有30年了。” 在沿河,也有不少人做米豆腐、凉面等小吃,但生意都没有孙家的好。几十年的摆摊经营,与其说坚守是为了挣钱,还不如说是为了坚守这个品牌。 据介绍,孙代飞家早在60年代,就有食用米豆腐的习惯。“那时,家人做米豆腐,都以自食为主,我嫁到县城后,用这个手艺谋生,直到现在。米豆腐各地都在做,但味道却大不相同,沿河米豆腐,算得上是沿河小吃中的一个品牌啦!” 糯米包子:从民间走向市场                糯米包子(图片来源于微铜仁) 沿河糯米包子是当地民族传统风味食品,土家族妇女人人都会做。每逢元宵佳节,家家都要做,是传统必备的年货之一。其味脆嫩兼备,香软可口,富油而不腻,具有顺气补身的功效。从民国时期至今久经不衰,代代相传,备受欢迎。 如果要以时间的长短来推算一个经营者经营一个品牌的历史,那么在沿河县城做糯米包子生意的张琳,绝对算得上是在沿河经营糯米包子生意中的先行者了。 张琳家早在90年代末期,就开始在市场上卖糯米包子了,尽管不是第一家将传统的风味食品面向市场销售,但糯子包子的口味却一直赢得了顾客的喜爱。 早在5年前,沿河糯米包子就走向了山外。该风味小吃每一次参加省内外美食节,都会受到好评。如今,在省内不少大小超市,都能看到沿河糯米包子上架售卖。 有资料显示,民国时期,得乌江运输之利,沿河自治县是渝、黔、湘、鄂边区物资集散地,商贸云集。江西会馆、陕西会馆、永昌恒等商号林立,饮食业亦空前繁荣。当时就有王尚贤的糯米包子闻名山城,如今这道风味小吃传承至今,走向山外,正在推动沿河民间饮食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沿河自治县,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还有豆腐干、豆腐皮、米凉皮等10多种。这些传统的风味小吃,是勤劳的土家人民留下的不可再生的资源。遗憾的是,这些散落在民间的风味小吃,没有一种小吃申报“老字号”品牌。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注册开户_德江傩戏:人神之间仅一壳之隔
<br>

傩戏源于古老的傩祭活动,其初始形式是傩祭仪式中请神驱鬼逐疫内容的戏剧化,戏是由傩祭、傩歌舞发展而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巫、道、儒、释文化内容的历史、生活事件,以及戏曲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傩戏有了今天的丰富内涵与形式。 傩坛与道、释、儒关系密切,但它不是这些宗教的分支,因为巫傩是自发的信仰,没创教人,也没有严格的宗教组织,巫师是不脱产的人员,没有特权,也不是支配信仰的权威;信仰多神,互不统辖,神系混乱;没有完整系统和思想体系,没有经典、宗教信条、禁忌与民俗交织在一起,具有血缘性、狭隘性和地方性。由于傩坛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强大的儒释道面前,失去了发展成为人为宗教的竞争力,在三教不断斗争中,它兼收并蓄得到了生存发展的机遇与空间。 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脱胎于傩祭仪式,形成于唐宋(傩戏舞),是多种宗教文化互相渗透、混合的产物,各地傩戏明显地受到巫、道、儒、释宗教思想的影响。就南方而言,特别是西南诸省,受道教影响最深,主要表现在傩坛掌坛师的道士化、傩坛神系的道教化和傩坛科仪的坛醮化等方面。 傩戏的演出单位是坛,也就是小型的戏班。掌坛的叫掌坛师,是有声望的法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一个坛少则六七人,多则十余人,全为男性,演员大多与掌坛师有师徒关系,也有临时请来客串的。傩坛演出傩戏,一般须“还愿”的主家邀请才去,出剧目多少根据主家经济状况来决定。 巫师授徒有父传子的“家传”和传授外人的“外传”。两种授徒要求学艺人征得师傅(父)同意并写“投师牒”,内容为尊师重教、包教包学、教学诚心等条文。    傩坛弟子经过这三年五载的跟班学艺,各项操作娴熟的弟子,便可向师傅提出抛牌过职的要求,待同意后,由过职弟子精心筹划,请师傅主持,在众师傅和师兄弟以及公众面前,表演一堂完整的傩坛法事、傩戏和傩技。经师傅传法并考试合格后,就可取得师傅赏赐的雷印、法衣、牛角、师刀等法器和经书(科仪本),并与师傅交换牌带与牌巾,由师傅安排新的坛榜,经过这样一些复杂仪式,便取得了掌坛的资格,以后就可以自立门户、开坛收徒,其地位得到公认。 傩坛是傩戏的表演场地、舞台场景、众神灵活动的神圣空间,也是傩班和掌坛师声望和地位的一个标准。宗教艺术形式是宗教存在的重要方式,离开了物化的宗教仪物将会大大降低仪式的感染力。傩坛布置是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程,以扎“龙厅宝架”最为宏伟。龙厅宝架,又称“三清殿”、“金銮殿”,俗称“花坛”,它是用竹篾和各种彩色剪纸扎成宫殿型三叠楼式的纸架,放在堂屋正中傩神木雕像前。 傩事活动中,掌坛师要在傩祭和傩戏演出中表演一些傩技巫术,这是一批具有惊险性和神秘性的节目,很多象征性,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傩技有数十种之多,号称“三十六绝”。 傩戏演出要戴上面具,面具也叫脸壳和脸子,在傩戏里具有特殊重要位置,是这个剧种突出的艺术特色。傩戏的面具与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是不相同的。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只是一种演员化妆的手段,而傩戏面具则是作为神祇来看待的。德江民谚就有“戴上脸壳就是神,放下脸壳就是人”。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咨询304724_沿河品牌:土家“肉莲花”
<br>

肉莲花,又叫“莲花十八响”,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传统的男性体育舞蹈。起源于周朝,雏形于巴人的巴渝舞改编,形成于清朝康熙年代。1970年,县文化馆王纯孙、杨胜华、谭培元等同志对“莲花十八响”进行调查时,根据沙子镇“莲花十八响”第十代传人侯年元、田仁兴等人口述:“师传‘莲花十八响’源于清朝康熙年代,由沙子镇背子坨村民间艺人杨光尚所创新改编,由光绪年间第九代传承人杨通朝所传。” 肉莲花基本动作有“上九响”、“下九响”、“上动下不动”、“下动上不动”之分,固而又被称为“莲花十八响”。表演时,一般要求拍打节奏统一,动作协调,舞蹈时不计人数多少,不受场地限制,茶余饭后,田间地头,都能自由自在地表演,这是一项群众性的健身体育舞蹈。 “上九响”是拍头、双肩、双肘、双腕、拧指、击掌。“下九响”是拍左胸、右胸、腹、双腿、双膝、脚背。“上动下不动”是以腰为界,晃肩、扭臂、动头。“下动上不动”是扭臀部,晃小腹。全套动作做下来。    “肉莲花”,仅从字面上来看,有点不太好理解,其实它的特点就像字面一样异常鲜明。无论春夏秋冬,参加表演的男人都必须脱光上衣,亮出臂膀,叉开五指,跟着节律用力拍打身上的肌肉和关节。一边跳、一边移动拍打的部位,一来表示和展现自己体格健壮,二是借用这种拍打肉体的清脆声音来抒发心中欢乐奔放的情感。特别是在丰收的季节,常常用“肉莲花”这种舞蹈形式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肉莲花”的赤膊上身采取了最原始的形式,节律单调但铿锵有力,不管是队形还是跳跃,在荡气回肠的锣鼓声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然而这种震撼又是欢快无比的,很快就能感染周围的人加入其中,至少也会情不自禁地打起拍节来。“肉莲花”的大众性也很彻底,最先只是在田间劳动休息时表演,或者在节庆时日临时找个空地进行,只是后来在花灯的长期影响下,也才逐渐登上了舞台,有了专业的配乐和队形设计,有的还规定了比较统一的服装。      20世纪80年代,沿河县文化部门对舞蹈“肉莲花”进行发掘整理,并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市的文艺演出。2000年2月,沿河土家族青年代表队表演的舞蹈“肉莲花”在北京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获一等奖。2003年代表贵州参加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获表演类一等奖。2007年“肉莲花”在“多彩贵州”铜仁赛区获舞蹈类原生态一等奖,在省里的决赛中获优秀奖,同年由省文联推荐到苏州参加全国“山花奖”颁奖晚会,得到了许多嘉宾的好评。颁奖晚会后,又被选入2008央视七套“九亿农民的笑声”春晚节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2006年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物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测速代理_苗族绝技
<br>

在湘、渝、黔二省一市结合部的松桃,苗族绝技文化独树一帜,近年来,纷纷亮相全国各大城市及旅游景区,并多次出国演出,备受中外游客青睐。2011年,获授中国民协“中国民间绝技文化之乡”,并作为中国绝技文化研究基地。 松桃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武陵五溪”核心区域,以苗蛮部族为代表的远古先民早在秦朝以前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其信鬼尚巫、万物有灵的文化之风长期盛行,认为通过掌握咒语、字符、神功(统称绝技)的神秘力量,即可支配自然,造福人类。 明万历年间,清朝在湘、黔边境修筑了长达300多里的边墙(现俗称“南方长城”),将松桃一带的“生苗”与湖南境内的“熟苗”隔离;被称为“生苗”的一支苗族人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绝的边墙外围地区,相对的文化封闭造成了自远古苗蛮部族以来以巫、傩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深刻地影响着苗族人的生活方式,人们有病不求医问药而是请祭师冲傩还愿,小孩多病难养要请祭师“上刀梯”来帮助小孩渡过关煞,寨内出现奇异现象要请祭师“下火海”以驱邪逐怪,村中族里出现奸、盗疑案要采取“捞油锅”请神灵判定是非等等形式,这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表现形式奇特、富于神秘色彩的绝技。 松桃民族民间绝技艺术大多源于民间的巫坛傩班,是祭师施行巫术、酬神、祭祖之术的重要内容,现在每逢“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接龙”等苗族传统节日及该县的旅游景区,其绝技是主要的表演项目之一,除了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之外,娱乐色彩也非常浓厚。 ●金枪穿喉 “金枪穿喉”,属苗族民间武术中的气功功夫之一。表演者用一杆矛头作为道具,杆尾着地,枪头上的矛头抵置于自己的咽喉部位,然后运用气功将其杆身慢慢地压弯曲,再将其慢慢地放回,或将其压弯之后继续用力,直到将其折断。 ●斜走大刀 “斜走大刀”是松桃苗族特技技师龙光清在苗族民间绝技“上刀山”基础上改编独创的一门民族民间绝技,故而只有龙光清及其徒弟精通其表演。 “斜走大刀”所使用的刀具长12米 ,1吨多重。先将大刀斜放成35度以上 ,使其刀尖离地8米左右 ,刀刃朝上。表演前 ,先以头发触其刀刃 ,一吹即断 ,红布覆盖 ,一拉成两截 ,以示刀的锋利。 表演时 ,表演者不使用平衡杆 ,不使用任何保险措施 ,不仅要在锋利 、倾斜的刀刃上赤脚行走,而且还要在刀刃上表演“金鸡独立”雄鹰展翅”头顶倒立”等各种高难度造型,直到走完长刀,从刀上下来后 ,向观众展示他的双脚完好无损。 ●上刀梯 又称“上刀山”,由普通杀猪刀或其他单刃刀及一架圆木楼梯构成 ,用棕绳或铁丝将刀捆在楼梯脚踏横梁上 ,一根横梁一把刀 ,刀刃朝上并略高出横梁 ,原系苗族冲傩还愿活动中过关愿的过关程式。苗族民间多在还傩愿者的庭院或寨中的晒谷坪等宽敞平坦之地举行,通常由师父举行祭刀仪式,耍络巾占场请师,藏身躲影,造“封刀决”。巫师用头发或绸布试刀后,身背犯关煞的孩童或象征性的孩童衣物,腰插牛角号,脚踏九宫步,在锣 、鼓 、钹 、镲等乐器的伴奏下,绕场三周,而后空手赤足攀爬刀梯,每上一级均做雄鹰展翅 、倒挂金钩 、飞燕临空 、犀牛望月等高难度绝技动作,上至顶端后吹响牛角,坦胸露腹横亘于三角钢叉以大鹏展翅式旋转数圈,随后或做杂技动作逐级而下,或以单手握拉绳以哪吒探海式滑至平地,焚香谢师结束上刀山傩仪。 现在,在民族节日中及一些旅游景区的上刀山表演已不再背小孩或小孩衣物,而换以一些祝福吉祥的标语。上刀山绝技表演者不限于巫师1人,可2-4人不等,多时5-6人,场面恢宏,神秘肃穆,惊心动魄,尉为壮观。 近年来,上刀梯仪式被搬上民族文化舞台,全国很多旅游景点及国外都有松桃的绝技人表演该活动,从闭塞的苗家山寨走向了世界。 ●下火海 亦称“闯火海”,原为苗族觋师为久病不愈的病者驱鬼祛病的一种巫技,现已剥离出来作为一项供人观赏的苗族民间传统绝技艺术。表演者一般在8人以上,有男有女,表演时,先用4至12块不等的钢板在火炉中烧得通红,再将其铺设在地上,由掌坛师造“雪山水”,烧香化纸,请祖师到堂佑护。巫师或巴狄(觋师)吹响牛角,鼓锣齐起。表演者脱掉鞋袜,赤脚依次从煅红的铧口或钢板上踏过,有的手上还提着两桶水,背上背着两三个人,搓着钢板通过。 只见表演者脚底生烟,传出一股焦煳味,观看者无不唏嘘胆寒,表演者却安然无恙。 ●仙人合竹 表演者将一根长约两米 、粗如脚拇指的竹杆破成两半,让相向站立的两个人把持竹片的端头,使两块竹片呈平行状,相距40—50厘米。表演者时而念诵咒语,时而吹响牛角号,时而卜卦祈祷,比划手势。渐渐地,持竹片的人分明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竹片逐渐向内侧弯曲直到合拢。之后,随着表演者念咒并作分离比划,竹片缓缓变直分离,回到开始的状态,让旁观者无不感到神秘和怪异。 ●捞油锅 表演时,先架好铁三角,将盛有植物油的铁锅搁置其上,猛火使油煎至翻滚。望着锅里滚滚翻腾的油,表演者捋衣挽袖,赤手捞出预先投入锅中的钱币或其它物件。物件取出后,表演者的手毫无烫伤痕迹。或将糍粑 、活鱼等投入锅内,待到糍粑焦黄飘香之后,赤手从锅中将其一一捞出递给旁观者,旁观者在品尝油炸糍粑美味的同时,倍感惊险奇特。 ●引火烧身 又称“烈火烧身”。表演者将一火把点燃,然后口念咒语,手持火把挥舞着将火焰引向赤身裸腿的身体各处而不会烧伤。 ●口含红犁 又称“嘴衔铧犁”,即先将用于犁田犁土的铧犁放入炭火中烧红,表演者先用铁夹将其从炭火中取出,然后口念咒语,并将巳被烧得通红的铧犁送至嘴前,张口用牙将其衔于口中。 ●吞碗 又称“嚼碗”。表演者拿一碗片并用石头或铁锤将其砸碎,然后随意捡拾几块破碎的碗片将其放入口中嚼碎并吞入肚中。 ●赤手取火 原为傩活动中的一个程式。表演者先将木炭放入火炉或地坑中烧燃至通红,作一些法式,口念咒语,然后赤手伸进炭火中取出几粒或捧出一捧通红的炭火来展示给观众。待其将炭火放回火炉或火坑里之后,再将自己的手展示给观众,而手丝毫无伤。 ●竹竿晒蛋 表演者先将一竹竿横放于两个支架上,口念咒语,将数枚鸡蛋以小的这头将其一一颠倒竖立于其上。观看者无不为其鸡蛋颠倒竖立在竹竿上不会掉落下来而惊诧不已。 ●舌舔红犁 原为傩愿戏中的一个过关程式。表演者先将一块铧犁放入炭火中烧红,待其烧红之后用铁夹将其夹取出来送至眼前,然后伸出舌头,以舌头去舔红犁。 只听到红犁被舔得发出“吱吱”的声音,舌头上随声冒出青烟,表演者舌头却安然无事。 ●秤杆提米  一个空空的陶罐,一袋大米,一个光溜溜的秤杆。经表演者“做法”,把秤杆插进米罐,瞬间就手握秤杆把米罐提起,简直不可思议,看得人瞠目结舌!                苗族绝技还有“纸上飞仙”“脚踩灯泡”“枪尖上的舞蹈”等等。它们已逐渐由还傩愿、祭祀活动中剥离,成为独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演项目进入民族节日活动表演。目前,松桃苗族绝技在已遍布国内外很多旅游景点,成为独树一帜的表演项目,倍受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松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苗族绝技的传承与发扬,苗族绝技在省、市、县和全国各电视台组织的比赛获奖无数,苗族绝技艺术团遍布全国各地,国内外媒体、网络对松桃的苗族绝技表演和文化的传播均作了高度的评价和宣扬。据了解,仅是2013年,中央电视台四频道《远方的家》、七频道《乡村大世界》《乡约》、五频道《体育人间》《中国达人秀》,四川电视台等对苗族绝技进行了报道。(胡伟 谭永红)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平台登录_惟有葵花向日倾
<br>

  立秋已过,天气转凉,犹记盛夏,金灿灿的向日葵花瓣蓬蓬勃勃的张扬开来。日色倾城,花开一夏。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向日葵一开花就张开笑脸,追随着灿烂的太阳,它唯一的自豪就是拥有阳光所有的爱。我们都是倔强坚强的向日葵,日日夜夜不知疲惫的追寻心中的太阳。   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 生活中,难免会有失望,有迷惘。不如安心做一株向日葵,为自己染上阳光的味道,体会微小的幸福,热情地面对生活,终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