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7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耀注册登录网_石阡茶灯
<br>

石阡茶灯。茶灯是在石阡繁衍生息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戏曲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境内万安、汤山、中坝等乡镇的十多个村寨,演出范围幅射到全县各地的民族村寨。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小县。境内山峦耸叠,气候湿润,民风淳朴,勤事农牧。   茶灯表演 据考最迟在明代初年已经发展起繁荣的古代农业文明。过去的石阡靠是“茶、桐、卷”等土特产为主要经济支柱。其中“茶”最为突出,素有“贡茶”之称。石阡茶灯正是根植于这样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责任编辑:符迪

扯到“年”,必然带出“家”这个根篼,而但凡提到“家”,我条件反射联想到的第一画面必定是我的娘家萆罢苗寨,镜头再推远一点就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小都牵连着个“苗”字。要说我们松桃苗族人过年有什么讲究,应约叙写这篇文字前的确没好生思量过,现梳理出一两条,竟觉得挺有意思的。 年前年后几天的讲究就无法细说了,我们约定俗成要等过了十五元宵才算“完年”,单说过年这天。为“年”拉开序幕的第一个讲究是烧纸。这是寨子里家家户户在弄年夜饭前都得先履行的,也是我小时喜欢参与的事。吃过早饭,妈妈会切几大坨刀头肉、腊肉煮好,分别放在大瓷碗里,插上一双竹筷子,形成个倒八字,和高粱酒、香、纸钱一起装在竹篮里,准备停当后递给我拎,吩咐道:去,喊你弟一起,和你爸去给‘土地 ’烧纸吧!”我们叫着的“土地”专指一处地方,它一般设在寨子的大道边或古树下,用三块大石板堆成,像一个站立的“口”字,看着矮小简陋,但自有一种神秘庄严,在关于鬼的各种故事里,有“鬼不敢过土地”的共同说法,佐证着“土地”能镇邪护寨的古话,但我们苗族人所敬仰崇拜的“土地”,遇到困厄时直呼而出“土地保佑”中的“土地”是不是等同于汉语所指的“土地公公”,就不得而知了。 说是给“土地”烧纸,其实不止。堂屋正中的“家先”,左间屋子的“夯果”,猪圈边 、灶门前、水井边都要一一烧到,敬拜天地君亲师及各方神灵。放炮火是我弟弟的事,我和爸爸负责摆杯子、倒酒、烧纸、点香,杯子是两个,纸一小叠,香是三根,点着了,捧着香对“土地”弯腰作三个揖,嘴里念叨着愿望: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啊……每烧一处,都相应说些愿望,比如在猪圈边烧时就是“保佑我们家养猪猪肥养鸡鸡长啊……”,这一声“啊”不是感叹,是尾音,说时特意把它拖长,拉软,感觉着像踩到一团蓬松的棉花上。作好揖,插好香,酒杯在烟上巡个来回,喝一点点或全部倒在燃烧的纸钱上,鞭炮噼里啪啦响两声,就算进行完一处地方的烧纸仪式了,然后穿过缭绕青烟去往下一处。寨子里的“土地”很多,但我们各自只到本组的“土地”烧。这一天,家家都会派出烧纸的代表,比较讲究的人家会端出一个烧煮好的猪脑壳作为供品,由于来的时间有早有晚,鞭炮声檀香气此起彼伏,会热闹到下午三四点钟左右。给“土地”烧了纸,转回到家中,要先把肉换了才再接着烧。当所有地方都敬奉过,酒肉篮子递还到妈妈手上,年夜饭就正式开始蒸炸煎炒了。 吃年夜饭之前也有讲究,得让家里的狗先吃。据老人家说是因为远古时候狗搭救过我们人类祖先,得记挂着,并在过年这天格外敬重。这事说来话长,版本也不少,在这里也不扯远了。狗得吃了,一家人全围坐在桌子边了,还是不能马上动筷子。爸爸或妈妈会很郑重其事地说,来,喊祖太祖公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吧……”那些很久前逝去的祖先及不久前逝去的亲人们,爸爸都会叫上他们和我们一起过年,有时也叫我和弟弟一起叫。我们在叫的时候,不觉得悲伤,也不觉得害怕,完全认为理应这样,也完全相信祖先们能听到和看到我们的恭请,赶来和我们一起过年。 吃过年夜饭,就是洗脚了。这也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的事,妈妈对此的解释是:过年洗好脚,走到哪里都讨人喜爱,得好吃好喝款待……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关于洗脚的封赠不再那么富有诱惑力,但我还是把洗脚这个讲究遵循了下来,似乎不洗不快。洗净后的脚舒坦无比,窝在电烤箱,或坐在炭火边看春晚守岁,透心透骨的暖。 等我长大到二十五岁,嫁到县城,住进商品房,年仍然年年过,但没有了仪式感,少了这样那样的讲究,竟觉得挺想它们的。以前是我和弟弟跟着爸爸一起去烧香烧纸,现在应该是我弟弟带着他的孩子去了。 责任编辑:匡奇燃

摘要: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贵州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民风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酒文化又以其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其淳朴的民族风貌,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品味。苗家女酒。苗家生女必酿甜米酒,于腊月间以土罐秘窖于水塘底,待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才将酒起出款待宾朋。遇喜要喝…

杏鑫内部304724_在梵净山麓对歌谈情看婚礼
<br>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乃是“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梵净山山麓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其中苗族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松桃苗家人素来给以淳朴、热情、好客、豪爽的印象,他们古老的婚嫁习俗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和民族特色。 在交通还不发达之前,松桃苗家人赶场来回都是走路,小伙子们三五个一群,七八个一伙,和赶场回来的姑娘们肩并肩走在一起,或说书句子,或唱讨糖歌。男女对唱时,女子故意设置重重障碍。分手时,男子不服,女子愿意,下一场又来。不少青年男女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擦出了爱的火花。 松桃传统苗家婚嫁分为父母包办和自由恋爱两种。包办婚姻一般是男女双方均是亲戚关系,姑娘幼小时候,就由父母请媒妁定下终身,待姑娘长大后正式结婚,一般女方父母要向男方家索取一定的钱物,作为姑娘出嫁时的礼物。自由婚姻是男女双方自己看中,男方告知父母,择日请媒求亲在一些盛会或赶场时,男女自由对歌择偶,双方熟恋后,男方择吉日到女方居住村寨旁等待姑娘出来,便将她领走。女方家发觉后,就约亲朋追寻到男家,男方以酒款待,并赠给部分钱物,打发其回去。姑娘领到家后,男方伯母或长者用一对雌雄鸡在姑娘头上绕3圈,并立于正门坎“叫魂”,给男女双方重新取名,姑娘方为男方家成员。期满3天,男方父母请人去告知女家,并向女家求婚。女方父母会作一些形式上的吵闹,然后议定礼金,择吉日结亲。 苗族结亲最怕雨天打雷(自认不吉利),一般吉日在十、冬、腊、正月。结亲时,不论路途远近,娶亲人必须在途中吃一顿午餐,在女方家留宿一夜。娶亲人到女方家门前时,须由女方媒人陪同在事先摆于门外的桌子旁左右转3圈,桌上一般摆放猪肝、猪耳、猪肉、生箩卜各8小块、酒8杯,待管事吩咐坐下后,双方对唱迎亲调和娶亲调,然后大家用手夹桌上的猪肝、猪耳等,谓之“猪耳朵礼”。礼毕,由女方管事迎至家中,按不同位置就坐,女方家属前来发烟敬酒3巡,称认亲家。此后,宾客男女青年对唱,老者叙谈家常或互猜谜语等。第二天早晨,把1床草席铺在堂屋正中,女方管事领着新郎新娘认亲拜礼,介绍亲朋。礼毕,男女双方要付给对方伴亲人员路费(一般3元6角,苗族喜欢“六”字数目)。临起程时,娶亲媒要带新郎向女方父母、叔伯,亲友等行告别礼,新娘由亲兄弟或表兄弟牵着出门,新娘的母亲、姐妹及小伙伴们难舍难分。女方管事把事先准备好的饷午(肉 、饭之类)分给娶亲和送亲的人,礼仪很周到。娶亲队伍到男家门前时,送亲的亲兄弟或表兄打伞罩着新娘走至家中,男方家也派两个迎亲姑娘打伞于门内等候,新娘一到门坎,便用伞罩着新娘送入房内。婚后由新娘父母领着新郎新娘到娘家回门,在女方家住1—3天后再回男方家。     梵净山景色美轮美奂,众多民族风情也让前来的游客醉心不已。 责任编辑:符迪

3月11日,当记者走进陈庆福家附近时,山林间响起一阵阵的“乐曲声”,踏着欢快的节奏,记者一行来到陈庆福家中,在他家院坝里第一次了解了土家族的“打镏子”…… “打镏子”的来历 出生在沿河自治县洪渡镇白石村的陈庆福,从小就爱上一个名叫“打镏子”的独具土家族民情的“打击乐”。据了解,“打镏子”是流传在沿河自治县的一种民间传统吹打艺术,也是我国传统吹打艺术百花中的一枝奇葩。 “打镏子”又称“打行李”、拍闹台”,起源于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打镏子”的乐器主要以一面半边鼓、一面大锣、一面马锣、一面钩锣、一付钹、二支大小铜号、大小两支唢呐组成。所以“打镏子”表演的人一般由四五人组成一个团体,而根据曲牌含义需要可增减乐器数量,曲牌种类约120多种……“其实‘打镏子’还有个传说,话说姜子牙历经磨难80岁结婚,他觉得结婚虽然贫穷但应该热闹,于是找些锅、碗、盆等物件进行有节奏的敲击,气氛大变,新郎新娘和参加婚礼的亲朋享受到了‘苦中有乐’的痛快淋漓。后来原始的娱乐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打镏子’吹打艺术形式。”陈庆福“打镏子”团队里的一名老乡接着说道。 “打镏子”讲乐感 “‘打镏子’的最大特点就是乐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调式交替,快慢相宜,抑扬顿挫,扣人心弦。”陈庆福一边拨弄半边鼓一边说道。“‘打镏子’曲牌多AB段结构,由打头子和打牌子构成,打头子常用半边鼓敲打,有时也用唢呐吹引。半边鼓打法难度大,常采双签子和左右手的食 、中指关节敲击。半边鼓在‘打镏子 ’中处指挥地位。‘镏子 ’部分篇幅最长,出现次数最多,加上它的节奏固定不变,给人留下印象极为深刻。”陈庆福指着旁边各式乐器为我们一一解释道。 “我们‘打镏子’最讲究的就是‘乐感’,要我说出来,就是我和我的团体必须在‘打镏子’中做到‘心合手合口合’。因为‘打镏子’主要由二钹为主奏,以活泼明快的‘挤拔’见长,头钹则相应而行,随声附和,以迎合二钹气势,大钹则以神脉落韵为最,所以器乐配合如一,由三声部变四声部,在总谱中并无固定旋律,一则横、一则纵,即吹打出各种生活曲牌,或含情脉脉,或雷霆万钧,千变万化,描绘出各种复杂的主题,给人以古乐清音的感受。而在情绪和速度的处理上,根据曲牌内容所需,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绘声、绘神、绘意的特征,模拟各种声响、举止、仪态等,体现土家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陈庆福如是说道。 “打镏子”的传承 据了解,土家族的“打镏子”多服务于婚丧嫁娶、丰收喜庆、节日打闹等民间活动,堂屋小院,茶余饭后,人们都可随兴吹打,伴以土家歌谣、民间舞蹈、民歌山歌结合起来,对吹、对打、对唱,互相鼓劲传情,特别是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更是热闹非凡。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沿河“打镏子”在洪渡这个地方却依然生机勃勃。“我们村的人都很喜欢‘打镏子 ’,所以全村人都在学,由于常年都在搞活动,村里的小孩子听着听着就会了。现在我有徒弟100多人,我希望在我们这个地方,大家都能把它发扬光大。同时我希望相关部门更加能重视这一古老的‘打镏子’技艺延续与人才培养,让‘打镏子’在铜仁大地上‘打’出更‘绚丽’的乐章。”陈庆福感慨地说道。(申逸恺) 责任编辑:匡奇燃

近几年来.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在学术界、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正进一步对傩戏进行研究和探讨。黔东北地区.世居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各族同胞。傩戏是黔东北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 黔东北傩戏,虽然名目繁多,既有叫“傩堂戏”、“傩坛戏”、“傩愿戏”的、也有称“嘎傩戏”的,但是它们的主奉神头、行坛程序和内容,却是趋于一致的,因而都称为傩戏。黔东北的剧种有傩戏、花灯戏、高台戏、木偶戏等数种,每个剧种都有丰富的剧目,而傩戏则显得更加古朴神奇。 一、黔东北傩戏的道具 黔东北傩戏道具非常古朴。主要包括: 1、神头:主奉神头有傩公、傩母;次奉神头有地罗小山、地罗小山娘子。 2、面具二十四面:即唐氏太婆、桃源土地、开路将军、引兵土地、灵官、关羽、歪嘴秦童、甘生、押兵先师、先锋小姐、消灾和尚、梁山土地、开山莽将、掐时先生、卜卦先师、鞠躬老师、么儿媳妇、李龙、杨泗、柳三、乡约保长、了愿判官、秦童娘子、关夫子。在演出中,二十四个面具常常不够用,傩戏艺人便根据剧情需要,另外添加一些面具,如地盘、龙女、庞氏女、钟馗、周仓、梅香、二郎神等。 3、道具:有傩牌、师刀、宝剑、水碗、石砚、卦子、马鞭、神棍、玉印、牛角、令牌、锣鼓等。 4、神案:也称案子或香案。主要有“三清图”、“司坛图”以及傩公、傩母、地罗小山、地罗小山娘子神像等。 5、服饰:黔东北傩戏服饰特别简朴。主要有裙子、法衣、头扎、牌带、背旗、长袍、便装、普通鞋袜等。 二、黔东北傩戏的现状 傩戏,自明、清以来,即流播黔东北各地,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傩戏演出时起时落。解放前,黔东北各地,傩坛林立,演员数以万计,一年四季,每逢祝寿、婚嫁、立房、乔迁等喜庆,都有傩戏演出。解放后,傩戏不是被片面当作“下九流而不屑一顾,就是被简单定为“封建迷信”而横加取缔。致使解放后的二十多年内,黔东北各地只有零星傩戏活动。其间,老艺人相继去世,新一代不愿意学,剧本、面具、道具、服饰等被焚为灰土。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八十年代初,黔东北地区在开展民族识别和恢复民族成份工作的过程中,才发掘出保持原始完整面貌的傩戏班,傩戏在黔东北各地又恢复活动。据统计,黔东北地区目前仍在活动的傩戏班共有500多个,成员达5000余人。 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近几年来,黔东北各级文化部门十分重视傩戏的发掘、搜集和整理工作。迄今为止,已搜集傩戏实物2千多件,整理傩戏资料100多万字,录制、拍摄傩戏艺术资料100余盒、图片2千多张,编印了《傩文化文集》和《铜仁地区傩戏音乐集成》,同时还举办了大小l0多次傩戏展演。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及国内100多位专家艺术家先后到铜仁进行过傩戏专题考察活动,中央电视台也专程到铜仁地区拍摄了傩戏专题片。1990一1992年间还先后到北京大观园、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和深圳中华大庙会举办“铜仁地区傩文化展演”,引起了强烈反响,共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之多。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田纪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姬鹏飞、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以及中央一些部门的领导、港澳台的知名人士和美、日等外国游客观看了展演,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文化报、深圳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香港翡翠电视台、贵州日报等十多家新闻单位还作了专门报道和介绍。在搜集、整理和展演的基础上,1991年3月,铜仁地委、行署及时行文成立了“贵州省铜仁傩文化博物馆”,为进一步搜集、整理、研究傩文化创造了条件。 三、黔东北傩戏的渊源 黔东北傩戏是由崇拜祖先、驱逐鬼疫的宗教祭祀活动演化而来的。《沿河县志·卷十三》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凡人有疫病,多不信医药,属巫诅焉,谓之‘跳端公’;一日者谓之‘跳神’,三日者谓之‘打太保’。五至七日者谓之‘大傩’。城乡均有此习。冬季则无时不有”。 黔东北地区地处湘鄂川黔交界之地,乌江横贯其中流入四川省涪陵地区,武陵山脉向东绵延至湘西。从历史沿革看,黔东北地区古为蛮夷之地,隋唐以前多属巴、楚,宋为羁縻之地,元、明、清推行土司制度。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汉书·地理志》载:“楚信巫鬼,重淫祀。”地方志《松桃厅志》也有类似的记载:“人多好巫而信鬼,贤豪也所不免颇有楚风。”黔东北傩戏与原始巫教、巫术的关系十分密切。黔东北各民族信仰的神祗有家先神、生产生活神、疾病冲等。这种宗教信仰具有原始形态,宗教与宗教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文娱活动、民族习俗混在一起,很难区分。据地方志记载,明嘉靖年问黔东北德江等地就已有“居民盛装神像鼓行于市”的“陕神”之举。 “端公”在黔东北各族人民的心目中威信较高,治病、消灾、求子、保寿都要请“端公”施法,打扫屋子要请“端公”“跳神”。祈保一年平安无事;年轻夫妇无子要请“端公”“冲傩”,以求生子;生病要请“端公”“还愿”,以求病愈;老人生日要“还寿愿”,祈求高寿;孩子满十二岁前要“打十二太保”,以保小孩易长成人。这些活动都与傩戏演出密切相关。从傩戏“跳神”来看,大都是原始巫教,为了充实宗教活动内容,吸收更多的人参加,巫师就必然使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歌舞及其他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扩大其影响,强化效果。傩戏是在民间通过宗教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戏剧样式,与黔东北各民族习俗和信仰紧密结合,因而它在黔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 黔东北傩戏的渊源虽然没有系统的文献记载。但民间传说却很多。一种说法是在古时候,一些放牛娃在山上放牛,闲得无事,就捏泥团玩耍,捏了两个泥人来供在偏岩石穴里,周围插些树枝野花,头戴木叶帽,身穿藤叶衣,在泥人面前又唱又跳。时间长了,孩童想玩其它玩艺,又怕牛去吃庄稼,就把牛交与泥人。说:“你保佑牛不去吃庄稼,明天再来祭你。”果然牛没去吃庄稼。就这样天天如此唱跳,后被大人们知道后很觉奇怪,得疾病的人就去试,果真灵验。于是,人们称泥人为神,请回家去供奉。 另一说法是:放牛娃在河里洗澡。在河边竹桩上拾得两个人头,供在茅山上的石洞里,围着唱歌跳舞祭祀,能为人们除病、免灾、镇邪、驱鬼、送子、延寿。人们就请回家来供奉祭祀。年长日久,逐渐演变为今日的傩戏。黔东北地区傩戏的来源。在很多傩坛的开坛唱词里都有:“我祖你原是湖南、湖北人,来到云贵显威灵。”湖南、湖北一带,古为楚地,是最崇尚傩活动的地区,古代文献里记载得很多,屈原的《九歌》就描写了当时楚国巫舞、巫歌的,生动情景。其中“大司命”就是一首“傩”祭的乐歌。宋代文天祥的《上元张灯记》中也有巫帅“傩戏”的记载。黔东北地处湘、鄂、川、黔边境,傩戏具有明显的地方民族特色。 黔东北傩戏的发展,先是傩、傩舞,然后才产生傩戏。傩是古时腊月驱疫逐鬼的仪式。傩舞溯源于遥远的人类蒙昧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舞蹈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原来的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逐渐加进了祈求人畜平安、缅怀祖先、颂扬智慧以及传播生产知识等内容,衍变为一种兼备宗教、教化、娱乐性质的古朴的民间艺术。傩戏,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增添了多种戏剧因素发展起来的。黔东北傩戏产生的具体年代,因无史料记载很难作出准确判断,若从傩坛法师保存的师承谱看,德江吴玉贤班已传40代,松桃田五斤班已传58代,石阡徐法高班已传60代……。每代以20年计,最晚在400年以上,早的业已千年有余。 四、黔东北傩戏的传承 黔东北傩戏以傩坛为核心。傩坛既是一个小型的傩戏班子,又是一个巫道合一的宗教组织。每个傩坛七、八人至十余人不等。在傩坛内,端公(也叫土老师)们根据法事本领的高低、入坛时间的先后以及在坛内影响的大小,分别被封以“都督”“都司”、“督察”等职。受封后,每个端公要取一个法名,法名的中间一字必须带有一个“法”字,如肖法灵、李法清、刘法旺等。按照法事的分工,傩坛内又有掌坛师、引见师、雕法师、录师、接法师、传牌师等各种名目。 掌坛师是傩坛的核心人物,他既是傩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精通各种巫术的法师,还是傩戏的导演和主要演员,一身兼数职,多由年长、艺精、威信高者担任。引见师的职责是带领徒弟会见师傅,让师傅传授徒弟技艺。傩法师的职责是创作面具和令牌、褂子等道具。录师的职责是抄写各种文字,如“文书”、“符咒”、“字讳”等。其余接法师、传牌师等,亦各有职责。 黔东北傩法师——端公,按照傩规,必须授徒传艺,傩艺的传承极具神秘色彩。有阳传和阴传两种方式,阳传为口头传授;阴传为梦中传授。另一种说法,掌坛师活着时选定的衣钵弟子叫阳传,阳传师傅死后,由众徒弟将尸体扶起,然后焚香进行卜卦,每个徒弟连卜三卦,若三卦都是顺卦(也有要求三卦分别为阳卦、阴卦的),卜卦者则被确定为衣钵弟子。衣钵弟子有权继承师傅的经书、面具、道具、神符、咒语、字讳以及历代祖师的姓名、年庚等,卷成筒缝在排带之中,称为牌经,平时秘不示人,死后连同排带一同烧掉。以上做法,保证了傩坛的世代传承。 五、黔东北傩戏的演出 黔东北傩戏演出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为冲傩还愿的各种法事,笼罩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外坛才演出各种剧目。其中又分为正戏和插戏两类,正戏主要围绕请神还愿来展开故事,实际上是傩坛祭祀的继续,插戏则摆脱了依附于宗教地位,把视角转向了广阔的世俗生活。黔东北傩戏里的法事在傩戏演出开始和结束时进行,有的地方也把它称为开坛和闭坛,即酬神和送神,表示对祖先、神灵、先师的祈求和忠诚。黔东北傩戏的法事内容有:开坛——发文-——敬灶——判牲——收界——搭桥——传花红——交标——放兵——发五猖——开洞——牲白——出开路将军——出土地——出开山——上熟——造船——清火——出先锋——上寿——勾愿——送神等二十多种名目。 此外,在表演傩戏法事的过程中,往往还加进一些特殊的表演技法,如“上刀梯”、“下油锅”、“踩红铧”、“吃卡子水”、“钉鸡”、“吞玻璃”、“吊碗”、“悬斗”…….以增强傩戏演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法事结束后就开始出戏,演出一般的戏曲节目。开洞由掌坛师主持,两名演员分别扮“金角将军”和“唐氏太婆”。传说,“唐氏太婆”掌管“桃园三洞”的钥匙,只有她才能打开桃园三洞的锁,请出二十四个面具戏。桃园洞门打开后,请出来的戏主要是供人们娱乐的,是傩戏的主要部分即正戏,正戏又分半堂十二戏和全堂二十四戏。 黔东北傩戏演出,一般须“还愿”的主人邀请才前往,事前主人须备下牲礼、酒、纸、烛、香等;演出结束后,主人要答谢端公。 黔东北傩戏的演出场所,一般在主人家的堂屋或院坝演出。演出前,端公要精心布置傩堂神案。神案布置有一定的格局,正对堂屋大门为竹子编扎的彩楼牌坊,名叫“三宝龛”;“三宝龛”前面布置一神案桌,桌上供奉傩公、傩母的木雕像以及令牌、神卦、牛角、师刀、玉印等法物。神案桌下供地罗小山、地罗小山娘子木雕像。“三宝龛”正面和两侧,悬挂着“三清图”、“司坛图”等各色画轴案子。以求演出顺利。黔东北傩戏演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演出多在冬季。年关演出更甚。 六、黔东北傩戏的剧目 黔东北傩戏正戏分半堂戏和全堂戏。半堂戏演出十二支戏;全堂戏演出二十四支戏。正戏中插入一些节目叫插戏,插戏一般放在正戏之后表演。起到娱人的目的。黔东北傩戏正戏演出的全堂二十四支戏,上半堂十二戏为《唐氏太婆》、《金角将军》、《关圣帝君》、《周仓猛将》、《引兵土地》、《押兵先师》、《开山莽将》、《九洲和尚》、《卜洲道士》、《柳毅传书》、《开路将军》、《勾愿先锋》;下半堂十二戏为《秦童挑担》、《三娘送行》、《甘生赴考》、《杨泗将军》、《梁山土地》、《李龙神王》、《城隍菩萨》、《灵官菩萨》、《文王卦师》、《丫环》、《蔡阳大将》、《勾薄判官》。此外,剧目还有《霸王抢先锋》、《劈山救母》、《古城会》等等。 插戏,主要是演出一些折子戏以取娱观众。主要剧目有:《郭老公借妻回门》、《苏姐姐选婚》、《张少子打鱼》、《安安送米》、《雪山放羊》、《王小二开店》、《吕望下书》、《王婆卖蛋》等等。这些折子戏演出时,已完全摆脱了宗教的肃穆气氛。剧情可任其发挥,因此,很受群众欢迎。 七、黔东北傩戏的音乐舞蹈 黔东北傩戏划分为老生、小生、老旦、小旦、花脸几个行当,比较简单。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唱腔。 黔东北傩戏音乐唱腔主要由傩腔和当地民歌小调构成,同时也吸收了其它戏曲(如弋阳腔、楚腔等)声腔。具体来说,由于黔东北傩戏剧目内容与表演形式的不同,音乐类型也有所区别。法事部分的音乐较为丰富,常用的祭祀歌曲有“上坛歌”、“下坛歌”、“开山调”、“四官调”等数十种。其中,在“和坛”仪式中盘歌时,巫师们互问互答,一唱众和,内容广泛,形式自由,颇具特色。正戏部分的音乐根据其剧情需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为适应其祭祀所需的音乐。这部分多属一些上、下句组成的叙事歌,由于巫师吟诵时音乐常在一个曲调上周而复始进行,显得枯燥无味,往往加进锣鼓伴奏,以增加其趣味性。二是在一些戏剧性情节中为各种叙事表情而用的音乐。由于不同人物角色与情节的需要,唱腔有所发展,在节奏、调式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简单的、因人因情而异的唱腔。如“开调”中唐氏太婆的唱腔,徐缓抑郁,宗教味浓。《开路将军》中将军的唱腔却又开朗粗犷。《甘生赴考》中秦童的唱腔则幽默风趣等等。三是接近戏剧的音乐。由于剧情戏剧冲突的需要,开始出现了拖腔风格,唱腔也由简单唱腔向多声腔、分行当的唱腔音乐发展。插戏部分的音乐唱腔,由于受剧目和人物众多的影响,要求较高,不仅有了丝弦乐伴奏,而且有了较为系统的略具板腔因素的声腔。 黔东北傩戏的舞蹈比较简单,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式化的动作,大多是一些摹拟动作和一些类似拳术戏曲动作的舞姿。步伐自由而少规整。常用的有大小八字步、左右踏步、丁字步、跺步、平步、搓步、前后点步、半蹲、平步旋转,舞步迅速而多变。表演高潮时,也有腾、蹦、翻、滚等一些技巧性动作。还有一些渐趋程式化的傩戏舞蹈,如单插翅、双插翅、单金、双金、大团圆、滴水舞等。 八、黔东北傩戏的特色 黔东北傩戏历史悠久,渊源古远。傩戏的神祗、人物、故事多取材于我国上古时代,主要是秦汉以前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演义。源和流非常清楚。这些题材的内容主要表明:惩恶扬善、抑强扶弱、勤谨节俭、亲善和睦、忠厚质朴等,其言词生动,浅显易懂,事非分明,入情入理。 黔东北傩戏,融戏与祭、文与武、美与丑、雅与俗、歌与舞、鼓与乐、唱与跳以及雕刻、绘画剪纸、纸扎等多种形式于一炉。祭与戏融为一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演出中一祭一戏,以祭带戏,祭戏相间进行。由于黔东北端公文化层次偏低(初识字或不识字),祭文、剧本、唱腔、舞步、锣鼓等都是前传后教,世代相因,这就使黔东北傩戏保持了它神奇、粗犷、古朴、豪放的风貌。作为传统文化,理应视为黔东北各民族的瑰宝之一。笔者认为调查、总结、研究黔东北傩戏,不仅对于研究黔东北各民族的历史、宗教、民族、民俗、文学、戏剧、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黔东北地区的文化旅游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我们相信,只要拂去它历史的尘埃,剔除其封建迷信糟粕和不健康的因素,发展其娱人的健康因素,这一古老艺术瑰宝一定会光彩四溢。 责任编辑:符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可追寻的存在痕迹,一些正在形成,一些逐渐消失。在岁月的积淀中,多民族文化开化融合的铜仁,受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浸润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开放多元的文化体系,留下众多具有地域符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基本传播对象流失,传承人难以为继,文化记忆渐趋淡化等问题。 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然消亡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一些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逐渐消失同样是因为它不再存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之中,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审美的、消费的、与生产相关的必然。因此在传承与保护中,要赋予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文化需求的创造性开发,不能抱残守缺,以传承为传承。只有找到与现代社会最佳的契合点,转化成文化市场或旅游市场接受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突破传统的传播途径和对象,在保护中开发利用,才可能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可持续性继承和传扬。  就铜仁而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有较多遗产没有被发现和挖 掘。当前首要任务应在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评估和认定,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把一些珍贵的遗产制作成高品质的画册和影像制品进行宣传,让社会各界参与到保护行动中。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要积极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遗址和古迹、区域进行动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同时,更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要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持续性资助扶持等,鼓励代表性传承人或者团体以及社会传承。要强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扩大到更多的社会群体,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文化遗产事关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未来,我们要全力守住这些灵魂的根脉,让今人的努力成为后人追寻当下的财富。(罗艾宇)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咨询304724_【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br>

铜仁过端午分小端午和大端午,小端午纪念屈原,大端午祈望丰年。 小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其习俗有:挂菖蒲、艾叶,吃粽子、喝洒雄黄酒、制雄黄肉、洗百草水澡等。公众活动有划龙船竞赛、赶坳等。 当天,各家早起打扫庭院,在门上挂菖蒲、艾叶。菖蒲艾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功效。    雄黄酒不是一般的厉害,连千年道行的白娘子都被逼出原形   喝雄黄酒,用雄黄酒或菖蒲、大蒜汁水洒在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可防止蛇虫入室,更说是可以避邪。还有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儿前额上,意在避免灾疫,免遭蚊虫叮咬。  制雄黄肉,就是用一片生猪肉,大蒜二、三瓣,涂抹上雄黄后用线系住,悬挂于阴凉干燥处备用,可治无名中毒及虫蜇等。而今医疗卫生条件非昔日可比,雄黄肉已无人制了。 百草水洗澡,就是用九里光、南天竹等多种草药煎水(俗称百草水)洗澡,称洗过之后不易生疮、发皮炎。          粽子(俗称粽粑)一般是前一天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粽子是用粽粑叶(一种竹叶)包,外用棕叶捆扎。粽子的形状当地多为三角形(称为羊角粽),有对角四角形的,也有极少包形似枕头状的枕头粽等。侗族人喜欢用糯谷稻草烧灰浸水滤渣后,泡糯米包粽子,有的就用少量糯谷稻草灰拌糯米包粽子。粽子种类有白米粽、灰水粽、绿豆粽、肉粽等等。      龙舟竞赛 划龙舟,铜仁称为“扒龙船”。赛龙舟基本与全国各地一样,而铜仁侗乡赛龙舟还多一项抢鸭子。就是在参赛龙船都到达终点后,组织者将数十只活鸭子抛到河中心,所有龙船上的人都要跳入水里,奋力去抢鸭子。河里鸭跑人追,岸上人声鼎沸,此时才是龙舟赛的高潮,抢抓鸭子最多者为胜,当然,不论多少,谁抓谁得。 抢鸭子 赶坳,是铜仁侗族青年非常喜爱的一项社交活动,是侗家青年男女以唱歌结伴、借带交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习俗。赶坳的坳场设在山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宽敞荫凉的山坳处,每个坳赶都有固定的赶坳日期。赶坳日以农历确定,有赶四大土王戊日的,有赶五月十五日的,有赶八月十五日的,有赶九月初九日的等等。 赶坳斗画眉 在赶坳日,方圆数十里的侗族男女青年像过节一样,特意地收拾打扮,云集坳场,对歌交友。坳场更是侗家青年男女唱歌结伴、物色对象、自由择偶的天地。坳场上,青年们三五人一群、七八个一伙地分成男女阵,对唱山歌。对歌中,相互物色上的男女对象之间借带赠物,随后成双成对地分散在坳场周围的树荫下、花丛旁、藤蔓边,谈情说爱,他们缠缠绵绵地交换信物,定好下次的约会。此外,坳场上还开展斗鸡、斗画眉、赛马、打金钱掍等活动。一些小商小贩也来坳场上摆设起饮食、水果、百贷摊点等,成为侗家山区群众易贷购物的场所,非常热闹。 大端午为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这天,铜仁侗家人多以炸油炸粑、做盘子粉等过节,并赠亲友,相互祝愿风调雨顺,有个好年成。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登录_“还愿”——戏剧的“活化石”
<br>

吹牛角 “还愿”(即傩堂戏)是傩文化的一部分,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它有多种意义,多种还法:有还“子孙愿、寿愿、喜愿、太平愿”,还有“冲傩”,其主要特点都是通过“还愿祭鬼逐疫、请神庇佑、了却心愿、祈求平安”的一种祭神方式,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通过戏剧娱人娱神。“还愿”的活动要两天两夜,法事繁多,一般情况6至8人共同完成。分“宵愿”和“傩愿”,宵愿共有36次法事,傩愿则有26次法事,根据“愿主(即主人)”许愿而定。 祭台 做法事又分正法事和出戏两部分,其正法事为:“安师扎坛、起鼓发文、……请水、谢灶、安土地、汇兵架桥、投天表、开桃源仙洞、请神下马、送神”等,最为主要的是“投天表”,它是整个法事的中心活动,法师通过做法,鸣角三声,奏表文(即向神灵祈福)、打卦子、把表文上奏三十三天昊天金阙。达到还愿目的,愿主人“祈福平安”。其出戏(即傩戏)共有“二十四戏”、戏中有“报福二师、先锋小姐、干生八郎、破嘴秦童、卖酒娘子、大姨妈做媒、…..秦童娘子送夫、讲春、打梁三土地、….开山大将、师娘钩阴愿、钩愿判官”等24戏表演,但在24戏中,戏戏相连(联),在戏剧中还要请主人与神相见(即戏中的傩面具),在当地人都知道,还愿出戏,主要是一种戏剧表演,结合各戏中的戏剧人物形象,用说笑话、讲丑话,戏中带有幽默等方式来表达24戏中各傩神的人物形象,前去观望的宾客也不会生气,笑迎观赏。各戏的傩面具也是似人非人,戏唱腔及语言表达各有不同,你吟我唱、动作变化多端。部分戏剧持有法器是根据戏中人物来配备,还有打咚咚哐(乐器锵锵)的乐师们,在表演中打法也是有所不同,会根据戏剧的不同场景齐声配乐。(田桥华)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平台登录_碧江赛龙舟:彰显祈福与尚勇
<br>

三江汇流,山水辉映,一条清水江河环绕十二半岛,穿城而过,这就是有着“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美誉的铜仁碧江。 世代居于碧水之江锦江沿岸的人们自古就有赛龙舟的习俗,这既是一种祈福的传统活动,又彰显着人们尚勇的精神,“宁输一亩田,不输一条船”便是这种团结进取精神的历史写照。 碧江赛龙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献志记载,元朝锦江就有“渔人轻舟蓑笠,于浩淼江天之上,烟雨苍茫之时,扬竿击水,往复争先”。至明清时期,赛龙舟逐渐成为碧江区城乡大众喜闻乐见并踊跃参与的集体活动。碧江区赛龙舟有着迥异于其他地区赛龙舟的独特寓意,其中最重要的文化根源在于祈福平安。历史记载,锦江连年水患灾害,为驱灾避邪,民众便在洪水频发的端午节举行祭 祀活动,划着精心制作的七彩龙船游弋江上,祈求风调雨顺,民生安康。同时向水里扔下上百只鸭子供奉水龙王,愿其不再贻害扰民。于是就有了“一棹沧江上,铜岩日夜浮。亭台凝蜃气,金鼓下龙舟。画船分双翼,朱旗居上游。”在基于生存的祭祀活动中,勤劳的人们更寄于奋勇争先的好兆头,把赛龙舟当成一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集体活动,村寨之间把争头船作为期待来年丰收吉祥的象征,所以每当举办龙舟赛,无论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从制作龙舟到比赛,村寨之间都显得非常积极。比赛当日,锦江两岸鼓声雷动,呐喊震天,一旦哪个村寨赢得头船冠军,全村人激情飞扬,比赛结束大人小孩会放着鞭炮,抬着龙舟游行示勇。其他村寨的龙舟队便会相对低调但却服输不认输,男人们会暗暗发誓,来年加把劲争回荣誉。在长久的历史沉淀中,村寨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团结争先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化解村民之间的隔阂,消融一些矛盾,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近年来,碧江区把龙舟精神作为发展经济社会的内生力量,在举办国际国内龙舟大赛的同时,着力打造传统龙舟文化品牌,让“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精神更加焕发生机活力,赋予碧江赛龙舟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时代内涵和传承方式。2009年,碧江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2011年6月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精神任重道远,承载着一代代碧江人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