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6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2022年杭州梅雨季节时间:6月7日-7月10日,一共会持续34天。 杭州梅雨时间通常是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期在1个月左右。梅雨季节形象点来说就是夏季副热带高压即将接管我们所处的区域之前的演练,是与北方冷空气的直接较量。但是今年副热带高压目前实力还不够大,所以造成僵持的局面就是梅雨季节拉长了。 2022年杭州入梅时间:公历2022年6月7日前后; 2022年杭州出梅时间:公历2022年7月10日前后。 入梅:如果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22℃,只有连续4天下雨才算入梅;出梅:相反,如果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30℃,不下雨,就意味着出梅。因此,进出梅雨季节也要看天气,而且没有具体的时间设定。 杭州梅雨季节是哪几个月 梅雨季节是一年中大家最讨厌的,但由于各地气候不一样梅雨季节也不行同,就拿杭州来说杭州梅雨季节是6-7月。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

2022年一九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2022年二九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2023年三九时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2023年四九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2023年五九时间:2023年1月27日-2023年2月4日 2023年六九时间: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3日 2023年七九时间: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2日 2023年八九时间:2023年2月23日-2023年3月3日 2023年九九时间:2023年3月4日-2023年3月12日 一九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第一天:2022年12月22日 第二天:2022年12月23日 第三天:2022年12月24日 第四天:2022年12月25日 第五天:2022年12月26日 第六天:2022年12月27日 第七天:2022年12月28日 第八天:2022年12月29日 第九天:2022年12月30日 二九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第一天:2022年12月31日 第二天:2023年1月1日 第三天:2023年1月2日 第四天:2023年1月3日 第五天:2023年1月4日 第六天:2023年1月5日 第七天:2023年1月6日 第八天:2023年1月7日 第九天:2023年1月8日 三九时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第一天:2023年1月9日 第二天:2023年1月10日 第三天:2023年1月11日 第四天:2023年1月12日 第五天:2023年1月13日 第六天:2023年1月14日 第七天:2023年1月15日 第八天:2023年1月16日 第九天:2023年1月17日 四九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第一天:2023年1月18日 第二天:2023年1月19日 第三天:2023年1月20日 第四天:2023年1月21日 第五天:2023年1月22日 第六天:2023年1月23日 第七天:2023年1月24日 第八天:2023年1月25日 第九天:2023年1月26日 五九时间:2023年1月27日-2023年2月4日 第一天:2023年1月27日 第二天:2023年1月28日 第三天:2023年1月29日 第四天:2023年1月30日 第五天:2023年1月31日 第六天:2023年2月1日 第七天:2023年2月2日 第八天:2023年2月3日 第九天:2023年2月4日 六九时间: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3日 第一天:2023年2月5日 第二天:2023年2月6日 第三天:2023年2月7日 第四天:2023年2月8日 第五天:2023年2月9日 第六天:2023年2月10日 第七天:2023年2月11日 第八天:2023年2月12日 第九天:2023年2月13日 七九时间: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2日 第一天:2023年2月14日 第二天:2023年2月15日 第三天:2023年2月16日 第四天:2023年2月17日 第五天:2023年2月18日 第六天:2023年2月19日 第七天:2023年2月20日 第八天:2023年2月21日 第九天:2023年2月22日 八九时间:2023年2月23日-2023年3月2日 第一天:2023年2月23日 第二天:2023年2月24日 第三天:2023年2月25日 第四天:2023年2月26日 第五天:2023年2月27日 第六天:2023年2月28日 第七天:2023年3月1日 第八天:2023年3月2日 第九天:2023年3月3日 九九时间:2023年3月3日-2023年3月11日 第一天:2023年3月4日 第二天:2023年3月5日 第三天:2023年3月6日 第四天:2023年3月7日 第五天:2023年3月8日 第六天:2023年3月9日 第七天:2023年3月10日 第八天:2023年3月11日 第九天:2023年3月12日

2020年腊月三十是几月几日:2021年02月11日 农历二零二零年腊月三十是公元2021年的02月11号(星期四)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是什么 腊月三十夜称“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地的亲属千里迢迢赶回家与亲友团聚。入夜家家户户明灯高照(有的还在院子、田地坟头燃起运火),燃放爆竹,达旦不眠,谓之守夜(岁)。否则一年都会变做或者不吉利。 为什么要过除夕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怪兽叫年,年的头上长着触角,非常凶猛。它平日里居住在海底,可每到了除夕这一天它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人们都非常害怕年,却没有办法对付它,只能在除夕这天逃到深山里面去。后来,有一年的除夕,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出现了,他穿上红袍,在窗子上贴上红字,在院子里燃起爆竹,成功吓跑了年。 从此以后,每年除夕的这一天,大家都会贴对联、放鞭炮,灯火通明过一夜。 “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2022年交九是从2022年冬至日开始的,具体时间为:2022年12月22日。 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冬至开始,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 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2022-2023年数九时间表 2022年一九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2022年二九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2023年三九时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2023年四九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2023年五九时间:2023年1月27日-2023年2月4日 2023年六九时间: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3日 2023年七九时间: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2日 2023年八九时间:2023年2月23日-2023年3月3日 2023年九九时间:2023年3月4日-2023年3月12日 什么是数九 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了。 从农历节气冬至这一天人们开始数九,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寒天,最冷的是三九、四九。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南北温差大,但大部分地区较寒冷。北方地区尤为寒冷,在黑龙江有“三九四九,棒打不走”的俗语,在吉林”>吉林有“三九四九冻死狗”;中南地区则有所缓和,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则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就这些地方来说三九、四九天特别冷,出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告诫人们在此期间无论如何不要出远门。 正如《九九歌》中所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把田犁。”而在南方地区,三九四九就不那么冷了,如在江苏则有“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的说法。

一九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一九第一天:2022年12月22日(冬至节气) 一九第二天:2022年12月23日 一九第三天:2022年12月24日(平安夜) 一九第四天:2022年12月25日(圣诞节) 一九第五天:2022年12月26日 一九第六天:2022年12月27日 一九第七天:2022年12月28日 一九第八天:2022年12月29日 一九第九天:2022年12月30日(腊八节) 二九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二九第一天:2022年12月31日 二九第二天:2023年1月1日(元旦) 二九第三天:2023年1月2日 二九第四天:2023年1月3日 二九第五天:2023年1月4日 二九第六天:2023年1月5日(小寒) 二九第七天:2023年1月6日 二九第八天:2023年1月7日 二九第九天:2023年1月8日 三九时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三九第一天:2023年1月9日 三九第二天:2023年1月10日(人民警察节) 三九第三天:2023年1月11日 三九第四天:2023年1月12日 三九第五天:2023年1月13日 三九第六天:2023年1月14日(南方小年) 三九第七天:2023年1月15日(北方小年) 三九第八天:2023年1月16日 三九第九天:2023年1月17日 四九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四九第一天:2023年1月18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19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0日(大寒)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1日(除夕)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2日(春节)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3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4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5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五九时间:2023年1月27日-2023年2月4日 五九第一天:2023年1月27日 五九第二天:2023年1月28日 五九第三天:2023年1月29日 五九第四天:2023年1月30日 五九第五天:2023年1月31日 五九第六天:2023年2月1日 五九第七天:2023年2月2日 五九第八天:2023年2月3日 五九第九天:2023年2月4日(立春) 六九时间: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3日 六九第一天:2023年2月5日(元宵节) 六九第二天:2023年2月6日 六九第三天:2023年2月7日 六九第四天:2023年2月8日 六九第五天:2023年2月9日 六九第六天:2023年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六九第七天:2023年2月11日 六九第八天:2023年2月12日 六九第九天:2023年2月13日 七九时间: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2日 七九第一天:2023年2月14日(情人节) 七九第二天:2023年2月15日 七九第三天:2023年2月16日 七九第四天:2023年2月17日 七九第五天:2023年2月18日 七九第六天:2023年2月19日(雨水) 七九第七天:2023年2月20日 七九第八天:2023年2月21日(龙抬头) 七九第九天:2023年2月22日 八九时间:2023年2月23日-2023年3月3日 八九第一天:2023年2月23日 八九第二天:2023年2月24日 八九第三天:2023年2月25日 八九第四天:2023年2月26日 八九第五天:2023年2月27日 八九第六天:2023年2月28日 八九第七天:2023年3月1日(国际海豹日) 八九第八天:2023年3月2日 八九第九天:2023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 九九时间:2023年3月4日-2023年3月12日 九九第一天:2023年3月4日 九九第二天:2023年3月5日 九九第三天:2023年3月6日(惊蛰) 九九第四天:2023年3月7日 九九第五天:2023年3月8日(妇女节) 九九第六天:2023年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九九第七天:2023年3月10日 九九第八天:2023年3月11日 九九第九天:2023年3月12日(植树节)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中伏第1天:2022年7月26日 中伏第2天:2022年7月27日 中伏第3天:2022年7月28日 中伏第4天:2022年7月29日 中伏第5天:2022年7月30日 中伏第6天:2022年7月31日 中伏第7天:2022年8月1日 中伏第8天:2022年8月2日 中伏第9天:2022年8月3日 中伏第10天:2022年8月4日 中伏第11天:2022年8月5日 中伏第12天:2022年8月6日 中伏第13天:2022年8月7日 中伏第14天:2022年8月8日 中伏第15天:2022年8月9日 中伏第16天:2022年8月10日 中伏第17天:2022年8月11日 中伏第18天:2022年8月12日 中伏第19天:2022年8月13日 中伏第20天:2022年8月14日 “头伏饺子,二伏面”——吃面 在过去,伏天里“吃水煮面食”的习俗自古有之,“伏天食汤饼,名为辟恶”。 酷暑时节,吃些面食,“以热制热”。面食好消化,营养也高。不仅可以出一身汗,还可以带走体内的湿寒和恶气,令身体轻松舒畅,平安度夏。 中伏吃面,种类也比较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特色的面食,既普通又仪式感满满。 “头伏吃鸡,二伏吃鸭”——吃鸭肉 经过了春天的滋养,初夏的孕育,酷夏时节,正是吃鸭肉的最好时机。中伏时节,鸭肉肥美,营养丰富,好消化,滋补不上火,还清热消暑。 鸭肉的吃法众多,或煲汤,或红烧,或卤制,或清炖都很适合夏天。 “头伏冬瓜,二伏茄”——吃茄子 老话说,“头伏冬瓜,二伏茄”,中伏时节,大家要多吃茄子。 中伏天,茄子大量上市,营养好,价格也便宜。里面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解暑去火,滋养身体。烹饪好的茄子,肉质鲜嫩,美味好吃,开胃解馋。 “头伏馄饨二伏茶”——饮伏茶 伏天要喝伏茶,特别是中伏,“中伏吃热胜吃寒”,适当吃点“热”,有助于帮助调养身体,热茶就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式。 酷夏时节,喝些热茶,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生津解暑,清凉去火,润燥,解渴。 对于茯茶的定义,有的指泾阳茯砖茶,有的指黑茶,有的指发酵茶等等。不管什么茶,只要适合伏天来喝,都是好茶。

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另外,初伏吃饺子,寓意“元宝藏福”。汉代东方朔在给《郊祀记》注释时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开,故为臧伏,因名伏日也。”也就是说,过了夏至,天气一天比一天短,阴气放射,因为太阳余威还没有过去,压制着阴气,所以天气还很炎热。“夏日三庚数初伏”。庚属金,庚日避伏,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金宝长伏,“伏”与“福”谐音,因此,初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 初伏为什么要吃饺子 之所以要初伏吃饺子是因为古代入伏的时候,麦子也刚刚收获,家家有余粮,这个时候正好可以享个口福。另外,伏天人们容易出很多汗,会造成蛋白质、氨基酸、钾、维生素等营养流失。与米饭相比,面食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都相对较高,所以吃面食更能补充营养。 而饺子在古代是平时难见的食物,初伏吃饺子当然是首选。另外,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因此,初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初伏吃饺子,寓意平安度夏。 初伏吃饺子注意事项 1、饺子馅要荤素搭配,或以素馅为主 饺子馅应荤素搭配,一份“酸性”肉最好与两至三份“碱性”蔬菜相搭配。其中肉应选用九分瘦肉,尽量不要再添加动植物油,这样既确保营养均衡,也能避免脂肪和热量的过多摄入,酸碱更加平衡。以蔬菜类和蛋为主要原料的素馅饺子其实是不错的选择,可适当加入橄榄油等植物油,如鸡蛋韭菜馅饺子就非常可口,尤其适合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患者进食。此外素馅饺子中蔬菜所占比例大,纤维素含量丰富,可促进人体肠胃蠕动,防止节假日进食荤腥过多,影响胃肠消化吸收。 2、不吃刚出锅太烫的饺子 我们人体口腔和食管正常的温度为36.5~37.2℃,其耐热温度为50~60℃,刚出锅饺子的温度远远高于这一数值。过烫的饺子可烫伤口腔及食道黏膜,甚至造成溃烂、出血,若长期如此还有诱发消化道癌变可能。因此,饺子煮熟后一定要晾一会再吃,切莫着急。

2021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1日,是在夏至日的三庚后,到7月20日结束,总共十天。 “初伏”也称“头伏”或“入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一般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初伏吃什么食物 初伏吃鸡是南方最常见的头伏庆祝方法,这一天吃鸡肉可以帮助补充营养开胃,除了鸡之外,还可以吃饺子、馄饨、火腿、羊肉等。 我国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而南方则有:“头伏馄饨二伏茶”、“头伏火腿二伏鸡”、“头伏吃鸡二伏鸭”的说法。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有些城市有头伏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在我国彭城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在我国徐州头伏还过“伏羊节”。 总之,头伏是夏天的开始,进入夏天后人的体能消耗较多,吃以上这些热量较高的食物,易于人体发汗,可以将冬天人体积攒的湿毒排出,同时这些偏咸的食物还可以为身体补充电解质。 初伏吃饺子有什么寓意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另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容易生病,因此人们要注意伏天养生。一般来说,头伏又有“歇伏”“洗百病”“贴伏膘”的说法。以前人生活条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的时候正好收完麦子,吃饺子就是改善生活了。吃热汤面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三伏就已经是秋天了,吃饼和鸡蛋可以补充营养,一方面也是要送走伏天的意思。所以,代代相传这“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流传下来了!

2021年初伏第一天是几月几号:7月11号 初伏一般称为头伏,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2021年初伏具体时间 公历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计10天。 2021年的三伏天具体时间 2021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1日—2020年7月20日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1日—2020年8月9日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0日—2020年8月19日 三伏天食品推荐 饺子、馄饨、火腿、鸡肉、羊肉等。 我国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而南方则有:“头伏馄饨二伏茶”、“头伏火腿二伏鸡”、“头伏吃鸡二伏鸭”的说法。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有些城市有头伏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在我国彭城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在我国徐州头伏还过“伏羊节”。 总之,头伏是夏天的开始,进入夏天后人的体能消耗较多,吃以上这些热量较高的食物,易于人体发汗,可以将冬天人体积攒的湿毒排出,同时这些偏咸的食物还可以为身体补充电解质。

2021年初伏时间是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初伏第1天:2021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1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1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1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1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1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1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1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1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1年7月20日 初伏的意思 初伏,意思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 三伏的意思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三庚、三伏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入伏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人们在三伏天适合吃面,北方有句俗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讲的就是在三伏天这段时间人们应该吃什么。这里的伏日吃面的习俗从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