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4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侗族聚居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以及鄂西地区,2000年统计全国侗族约290万人。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越人有许多支系,分布范围很广,大致是骆越分布于今之广西左、右江流域,湖南西南和贵州西南、东南部地区,即湘、黔、桂边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古代越人系统的壮族、布衣族、水族、毛南族、仫佬族住地相邻,语言同属于壮侗语系,风俗习惯有许多共同之处。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说:“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魏晋南北朝以来,侗族的先民被泛称为僚。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峒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明史》称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吴勉(黎平兰洞人)为“蛮僚”。[明]邝露在《赤雅》中说:“侗亦僚类”。 唐、宋、元、明、清时期,封建文人多称侗族为峒民、峒蛮、峒人、峒苗、侗人、洞家等。《宋史》称为“仡伶”,这与侗族人民自称为gaemlak或jaeml基本相同。侗族内部有三种互称,一曰:gaeml laox (金佬),二曰:gaeml jaox(金皎),三曰:gaeml danx (金坦)。 gaeml jaeml的意思是两山之间的谷地或者溪河两岸较为平坦的小盆地。侗族人民喜欢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山谷与溪河两岸的盆地间。这样地形,历史上多称为峒或垌,住在这里的居民称为“峒民”或“峒人”。自唐以来,封建王朝在湘、黔、桂边区设置羁縻州峒进行统治。[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说:“羁縻州峒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自唐以来内附。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至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侗族地区,仍有不少村寨保留着洞的名称,如黎平、从江交界的顿洞、贯洞等地叫“六洞”;岩洞、曹滴洞一带叫“九洞”;三江境内有独峒、冠洞、信洞。历史上对居住在州、洞里的少数民族称为“洞丁”、“洞民”或“溪洞之民”。后来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 侗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但在历史上曾有内部迁徙。主要有三种说法;例如贵州省黎平、从江、榕江一带的部分侗族,传说其祖先是从广西的梧州一带迁到柳州,再搬至现在住的地方;还有一部分说自湖南洞庭湖湖滨搬来黔东南一带。这说明侗族的先民在古代的住地很广,即南达广西梧州一带,北至两湖交界的洞庭湖畔。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大约在隋唐时代,侗族先民逐步聚居在湘、黔、桂交界的地区。此外,有的说是由江西吉安泰和县或吉水县迁到湘西再到黔东南和桂北一带。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汉人,因战乱或灾荒以及不堪忍受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迁入侗族地区。明洪武时期,为了巩固其地方政权,在侗族地区利用原来的长官司,或派遣某些“随军有功”者充任土司,并实行“屯堡制度”,“拨军下屯,拨民下寨”,这些人员多属江西吉安府的汉人。宋、元、明、清几百年来,江西来的汉人落籍于侗族地区,与侗族人民长期交往以及互相通婚,久而久之,其后裔也改变为侗族。他们的语言及生活习俗,与当地侗族无异,这是历史上民族之间自然同化的正常现象。

杏鑫平台登录_侗族民俗——听大歌、看斗牛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黎平及与之相临的从江、榕江等县的侗族聚居区,尤以黎平的岩洞(被当地誉为“侗族大歌之乡”)为核心。我先后两次到岩洞听侗族大歌,但印象最深的是春节的对歌。 对歌是大歌的一种主要演唱形式,当地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对歌,春节对歌是最隆重的一次,每个部落一个对歌点,全村共设7个。腊南部落的对歌点是全村最大的,参加对歌的男女歌手有七八十人。男歌手主要来自本部落,女歌手都是从外部落请来,当地称之为“请姑娘”(各部落之间常常交叉互请)。请来的女歌手们大都衣着华美、年轻活泼,都穿着崭新的民族盛装。 对歌点被设在“卡房”(“公共房屋”)一层的吊脚楼内。吊脚楼中间生一个巨大火塘,火塘上支一个烤有粑粑的铁架,吊脚楼一侧是摆有水果和糖块的方桌,那些粑粑、水果和糖块都由部落村民自动捐献。 对歌开始,男女歌手分坐在火塘四周的长凳上。外部请来的女歌手先唱,接着本部落的男歌手接应。歌声跌宕起伏,朗朗上口。在整个对歌过程中无人指挥、无人伴奏、一领众和,却能唱出多声部。据说这在中国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对歌要持续一周(正月初一—初七)。对歌期间,本部落的许多中老年群众和孩童也来看热闹或帮唱,卡房内外被围得水泄不通,整个村寨都沉浸在一片大歌声中。 侗族专家吴定国介绍,侗民对大歌十分痴迷,民间素有“苟偿唢,嘎偿赛”之称,侗语意为“饭能养气和身体,歌能养心和灵魂”。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县里正将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斗牛场选在村庄附近一片河边洼地里。 斗牛的时候河边各处站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观众。参加比赛的斗牛共有20多对,这些专门饲养的斗牛个个膘肥体壮,无不长着一对匀称锐利的大角,大角顶端还有用铁皮做的护角。 斗牛要持续3个多小时。斗牛开始前,先进行一个简要的踩堂仪式,即有10多人组成的乐队围着斗牛场转一圈,边走边敲打锣鼓、吹奏芦笙。踩堂结束,随着三声铁炮的响起,斗牛便开始了。每次出场的斗牛有两三对,一对结束,另一对就补上,场上终始保持三四对。听说斗牛的配对是经主人同意自愿结合的,一般强与强、弱与弱结合,每次只斗一场,最后的冠军往往要经过几年的打斗才能产生。我发现,许多斗牛就在出场的那一瞬间,即向对方发起猛烈的攻击。实力相差悬殊者,一方很快败下阵来;而势均力敌者,却互不相让,要连续打斗多个回合。最有特点的是势均力敌者,它们打斗时,不仅经常发生“叭……叭”的撞击声,还经常出现双方相持的场面。每当这时,牛主人包括群众都要发出欢呼声和助威声,整个斗牛场犹如杀声震天的战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双方斗牛不分胜负需要重新拉开时,双方牛主人要同时用绳索去拉对方的牛,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牛并体现公平原则,如果因拉对方牛不慎造成对自己牛的伤害,对方不负赔偿责任。 岩洞距县城28公里,坐落在一条呈“C”字的溪流两岸及山坡上,全村共有9个自然寨,近3700人,岩洞镇政府也设在这里。这里还设有一处侗文化家园,是一位叫邓敏文的先生开办的,我吃住就在侗文化家园里,非常方便。

杏鑫平台登录_侗家狂欢节——抬官人(图)

正月初,从江县六洞地区山依旧,水依旧,路上的一行人装扮异常,他们或破衣草束如穷丐,或脸抹墨烟如盗魁,或遍身涂兽如妖仙,或持矛佩剑如营卒,或一路涉水捕捞如远古渔人。簇拥中肩舆甚为华美,且十足威风,前有人鸣锣开道,侧有人持兵护卫。轿中人官冕绸袍,怡然自得,俨如官吏。这一伙装束奇形怪状的“古代来客” ,路上乍遇,会让人不知所措。原来这正是侗家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抬官人”活动。而这些穷丐、盗魁、妖仙、营兵、古渔皆为前往作客的邻寨亲友妆扮,轿中人正是活动的主角——“官人”,通常由青年或小孩充任。 “官人”进寨,举寨为惊。寨老由执红牌“信使”报悉后,即率全寨男女,执酒恭迎。“官轿”行至鼓楼,本寨青年则假戏假作,或扮良民乞礼,或扮盗匪拦劫,或扮兵卒领赏,不一而足。本寨姑娘亦不甘旁观,纷纷结伴拦轿,唱歌智取“官人”囊中钱财。直至“官人”倾囊撒向姑娘们一连钱雨,欢欣雀跃的姑娘们才让道放行。其实,“官人”所赠,乃是客人馈送主人的新年贺礼,当然,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抬官人”活动,也反映出历史上侗家冀求天公地道的愿望。 “官人”队伍后面,跟着一大群衣盛装,戴银饰,插彩羽的同寨姑娘,等扮者卸妆换装,露出英俊后生的本来面目,两寨的青年男女便手牵手融入鼓楼前欢乐的“踩歌堂”之中,融入这载歌载舞的现实之中。

都柳江沿岸山麓边的侗寨,“四月八”前后的种棉花活动已沿袭成新婚成新婚女婿帮丈人家劳动生产的习俗。这一种生产习俗演化成为青年社交的娱乐型节令,具有民俗的多种性格。种棉节这天,新郎新娘娘带着装著一新的青年伙伴,备好腌鱼、腌肉、盐蛋,包着糯米饭到山上作午餐。种棉地里,芦笙手合奏笙曲,小伙子深翻细拍,姑娘们下种上粪。活路完了,插上一枝挂满蛋壳的树枝,象征着棉花的丰收。这时,摆起了丰盛的午餐,一场野宴便在地边举行。一些村寨还带着狗或鸡鸭到地边宰杀下酒,并有煮糖粥喜庆的习俗。午宴完毕,青年们心情欢乐,直到天色不早,方在笙曲中有说有笑地回家。晚上,女方宴请丈夫的众伙伴,全体姑娘均来作陪,大家欢歌畅饮。种棉活动,激发了青年们的劳动情绪,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在美丽的侗乡,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社交,“行歌坐月”了。“行歌坐月”就是谈情说爱,一般都是农闲季节盛行。很多侗寨有专门的“月堂”,即吊脚楼供年轻人聚会,多数是小伙子到姑娘家去与姑娘对 歌交游。夜幕降临了,寨子里的小伙拿着自制的牛腿琴、琵琶等乐器,踏着斑斑点点的月光,一面拉着琴弦, 一面哼唱邀约歌,从喜爱的姑娘吊楼下走过。    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见是自己喜欢的人来了,就打手势,示意他可进楼。如果是自己不喜 欢或不认的人来邀约,她们就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塔理。假若那小伙子不肯离开她的吊脚楼、打口哨、呼喊,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虽然不做声,但她的家人便出来干涉,如果还不走,一瓢冷水从窗子上泼下来,意思是叫你快走开。行歌坐月”爹妈是不阻拦的。因为他们觉得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 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在不同的季节要唱不同的歌,在问答式的对唱中,最容易看出谁懂得的事理多,见识广。许多青年就是在这种“行歌坐月”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杏鑫登录_侗族姑娘节

“姑娘节”是湘、黔、桂边界侗族妇女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节日这天,侗家出嫁的姑娘,回到娘家,同自己的亲姊妹一起,共同制作乌饭和乌饭糍粑,唱歌说笑,欢度节日。节日源于对英雄的纪念。 传说古时候,侗族的女英雄杨八美的哥哥因领导农民起义失败,被关押在广西柳州内罗城的死牢,将处斩。一天,杨八美去探监,看见哥哥口色苍白,气息奄奄,便问阿哥:“你从前的胆力还有吗?”阿哥回答:“胆力到有,只是在监狱里从来没有吃上一顿饱饭,饿得提不起劲来。”妹妹回家以后,凑满三斗六升米,煮了一大箩乌来饭,于四月八日给哥哥送去。杨八美买通牢卒,给哥哥送去乌饭,她哥哥吃了一顿饱饭,力气也上来了。兄妹俩取出暗藏的武器,和事先埋伏在外面的群众里应外合,一鼓作气冲出了内罗城,沿这杀死许多官兵,一举攻破柳州城。喜讯传到四面八方,人们举手称庆。从此经杨的侗家姑娘为了庆祝反抗统治者的胜利,每年四月八日都回娘家做乌米饭给姊妹们吃,以示对英雄的纪念。临走时,她们还要带些乌饭糍粑回婆家,让外姓的亲友也分享胜利的欢乐。后来、外姓的侗家姑娘也于此日照样做乌米饭。后来,便形成了民族性的节日。

英雄的热血唤醒了侗族人的觉悟,英雄的英名,永存侗家人的心中,率领侗家反抗清政府的姜应芳虽然牺牲了。但侗族人民永远怀念他,而使重阳节赋与了侗族自己纪念起义英雄的新义。 清咸同年间,姜应芳率众赶跑了官家恶霸,使老百姓过上了幸福日子。人们在九月初九这天,杀猪宰羊,打糯米粑,第一槽挤出三个特别大的糯米粑,兴高彩了送给自己的队伍。起义后来虽然失败,但纪念地送给自己的队伍。起义后来虽然失败,但纪念英雄的“重阳三大粑”习俗一直传到现在。

“赶社”是具有纪念性信仰类型节日。节日的传说针贬了封建阶级的最高统治者,热烈地赞扬了劳动人民。这一节日集会后来发展成农村集市贸易的交流会,赋与了民俗的实用性,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年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为“社日”。“社日”的前一天,人们就已杀猪宰羊,请客办酒,痛饮到深夜。“赶社”这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汇聚在坪子里或田坝中欢庆,同时交流农副产品。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木阿点龙的厨师说“只有盐巴最好吃”的话,而得罪了皇帝,后被处列。他的好友在给皇帝做菜时便不再放盐。皇帝吃后果然觉得不好吃,知道自己错杀了木阿点龙。于是就下旨赦他无罪。这天人们都吃“赦饭”,还要喝一点盐水,同忌用刀器,连作菜时不能用刀切,而代之以剪刀。以纪念无辜的木阿点龙。春社是人们迎接木阿点龙英灵到来时;秋社则是送他回家,迎送社神时还要画上三匹马,相传是他和祖母以及媳妇三人的坐骑。

杏鑫注册开户_侗族萨玛节(图)

一群扮作稻草人的侗族妇女在跳传统舞蹈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 “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为了祭祀萨玛,大多数侗族村寨都建有萨玛的祭坛——“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 萨玛节举行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二月,但有时也根据生产、生活或其他重大活动情况改为其他月份举行。祭萨的规模,一般为各村(团寨)各祭,有的也邀请邻村、数村或相邻片区联祭,场面壮观。参加祭萨的人员,各地不同,许多地方是全寨男女老少一齐参加。榕江三宝侗乡各村寨,则是以已婚妇女为主体(也有少数德高望重的男性寨老参加)。因此,榕江三宝侗乡的祭萨活动,带有悠久的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祭萨后,活动参加者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耶坪,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气氛古朴而热烈。 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至善”的美德对侗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尊敬老人等已成为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萨玛是侗寨的保护神、团结神,又是侗族的娱乐神。“萨玛”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