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还反映在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中。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有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吃饺子的好处 1、食物多样 饺子的馅料很丰富,可以放很多自己喜欢的食材,可以荤素搭配着吃、也可以是全素的、亦可以放入很多样喜欢的蔬菜搭配着一起吃,当然有些人也喜欢吃全荤的。 这些食物多样的做法可以让我们吃到营养素更加齐全,而且可以起到食物的互补作用,单独吃一种食材可能吸收利用不高,但多种食物搭配一起吃,更容易吸收。 2、烹调 饺子属低温烹调。低温烹调可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而且有饺子皮在外面包裹着,再煮制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馅料中的营养不会流失。 3、简单方便 有些朋友在家吃饺子是为了方便,不用做菜,单独吃饺子就好,饺子既可以当主食食用,也可以当做菜食用。 多种食材放在一起做馅料,不用担心营养素摄入的不均衡,只要我们搭配的合理,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当然也可以搭配一些爽口的凉菜一起食用。

管住嘴 管住嘴不意味着节食,而是对食物的摄取要有控制,三伏天的时候温度高,很多人都喜欢吃冰激凌、冰凉的奶茶来祛暑,事实上,不管是冰激凌还是奶茶,其中都含有很高的热量和惊人的糖分,食用后会增加能量的摄入,增加减肥的困难性,因此,三伏天减肥要从管住嘴少吃高热量冰凉食物开始。 迈开腿 1、游泳减肥 三伏天的时候身体新陈代谢旺盛,更易于减肥,因此,此时节运动会得到比其他季节更好的减肥效果,夏天温度高,可以尝试游泳减肥法,可以每天泡在冰凉的水里,可以降暑,还可以锻炼身体,帮助身体塑形。 2、室外运动 早晚日照不是很强烈的时候,还可以做一些有氧的运动,例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打网球等。 3、室内运动 不想出门也可以在室内做健身操、瑜伽、小型机械锻炼等。 多喝水 三伏天温度高,出汗多,身体水分流失较快,多喝水可以解渴,还能够为我们的身体补充水分,加快自己的新陈代谢,有辅助减肥的作用,暑热较为严重的时候,还可以在水里面加入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做成茶饮,帮助祛暑,这样的茶饮通常还具体通便作用,有利于减肥。 常见的三伏天茶饮有:金银花茶、荷叶茶、薄荷叶茶、菊花茶、蒲公英茶等。 睡眠充足 在睡眠过程中,身体进入修复阶段,适当的睡眠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与睡眠充足相对的是熬夜,熬夜会增加减肥的困难,晚上身体代谢慢,是身体排毒的时间,熬夜会让毒素蓄积,不利于健康,而且晚上熬夜不睡会想吃宵夜,吃完宵夜再睡,这些食物不仅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还会使热量蓄积,慢慢形成脂肪堆积起来。 所以,三伏天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态平和 情绪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三伏天温度高,日常让人觉得烦躁、郁闷,三伏天减肥期间看不到效果,会让人觉得沮丧或者心烦,这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急不躁、放平心态,按照之前列的计划,继续实施起来,让自己轻松瘦下来。

芹菜猪肉馅生煎饺 用料:中粉200克、猪肉馅150克、芹菜100克、盐适量;香菇10克、小葱10克、胡椒粉、鸡蛋1个、鸡精、小麦淀粉 做法: 1.温水和面,揉光滑;保鲜膜覆盖松弛15分钟;中间揉二次面团。 2.把芹菜、香菇、香葱、姜剁碎,和猪肉泥搅拌,然后放入胡椒粉、鸡精、鸡蛋继续搅拌成馅,撒些油锁住水分。 3.把面团搓成长条,切成若干小剂子,撒点生粉在案板上,擀饺子皮。饺子馅里加盐调匀,开始包饺子。 4.锅烧至温热,在锅内倒入少许油,放进饺子,注意饺子摆放间距。在锅内加一小勺油,并倒入半碗开水,盖上锅盖小中火煎。煎至锅内水分稍微快干的时候,撒入黑芝麻和葱花。再加一勺淀粉水撒在锅内四周,拿起锅子把淀粉均匀摇晃开来,继续小火煎,煎至焦脆结透明的雪花状即可出锅。 西葫芦鸡肉煎饺 用料:面粉500克、西葫芦500克、鸡肉馅200克、鸡蛋1个、油适、盐、糖、生抽、胡椒粉、老抽、蚝油、葱、姜适量 做法: 1.将西葫芦刨丝,加点盐杀出水分,过滤出西葫芦汁,待用。用过滤出的西葫芦汁将面和成团,放置一边饧一会。将肉泥调味加入盐、糖、胡椒、生抽、老抽、蚝油、葱、姜、鸡蛋、油,还有西葫芦汁拌均。将拌均的肉泥馅倒入装有西葫芦的调理碗内,全部拌均备用。 2.压饺皮、包饺子。煎锅里倒少量的油,待油热将饺子排满一锅。淋点水、盖锅、中火煎,等锅里水干了,就煎好了,约5-7分钟。 黄瓜虾皮蒸饺 用料:黄瓜3根、面粉500克、虾皮5汤匙、色拉油1汤匙 做法: 1.黄瓜最好选用肉厚的,去除瓜瓤。用擦板擦成黄瓜丝,放色拉油、虾皮;如果放虾皮量大,盐可以不放。 2.温水和面,揉光滑;保鲜膜覆盖松弛15分钟;中间揉二次面团。搓成长条分成等份备用;擀面皮尽量薄些。馅料放盐,包入适量的馅料。摆放到笼屉里,大火蒸10分钟即可。 香菇冬瓜蒸饺 用料:面粉500克、冬瓜、鲜香菇、猪肉各150克、火腿、香菜、葱、姜、盐、味精、胡椒粉、淀粉、香油、猪油、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葱、姜切末;猪肉、香菇洗净切丁;火腿切丁;冬瓜切丁,入沸水焯后沥干;锅内注花生油烧热,放入所有原料炒匀,制成焰。 2.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揪剂子,擀成饺子皮,包馅捏紧,旺火沸水蒸熟即可。 墨鱼水饺 用料:面粉、猪肉、墨鱼各300克、盐、味精、胡椒粉、碗豆淀粉各适量 做法: 1.猪肉洗净剁成肉馅;墨鱼处理干净,切小粒。 2.墨鱼中加盐、味精、胡椒粉、淀粉,用筷子向一个方向拌匀,直到墨鱼上劲后和肉馅混合调匀,做成饺子馅。 3.水饺面皮中包入适量的馅,捏成饺子,放入烧开的锅内,煮熟即可。 白萝卜水饺 用料:面粉500克、白萝卜600克,、鲜香菇80克、虾米50克、葱末、姜末、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猪油各适量 做法: 1.白萝卜洗干净切丝焯烫过凉剁碎,挤干;香菇、海米切碎沥干。 2.将萝卜碎、葱末、姜末、盐、味精、糖、胡椒粉、香油、猪油拌匀,制成馅料;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揪剂子,擀成饺子皮,包入馅料,捏成饺子;锅内注水烧开,放入饺子煮熟即可。 猪牛肉饺 用料:猪肥肉、牛肉各600克、面粉400克、鸡蛋100克、葱、姜、盐、味精、白糖、酱油、胡椒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 1.猪肉、牛肉剁馅;葱、姜制成葱姜水;猪肉馅、牛肉馅加盐、味精、酱油、胡椒粉、葱姜水、香油搅成猪牛肉馅。 2.将面粉加盐、水、鸡蛋混合,揉搓成面团,揪剂子,擀成大小均匀面皮,包入馅,制成饺子,煮熟即可。

其实,头伏吃饺子,热天吃热食,在中医科学中是十分有道理的。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清热祛湿是保健的重点,在这种天气下,人一般没有精神、胃口不佳,所以养气健脾开胃就显得尤为重要。 饺子味觉丰富、花样颇多,“好吃不过饺子”,这种颇受欢迎的传统食品自古就被认为是开胃的佳品,特别是热腾腾的一碗饺子,吃下去发发汗,还有祛病的作用。饺子皮是白面主食,饺子馅是肉类蔬菜的组合,一碗简单的饺子,却完整地构成了我们每日所需的膳食金字塔,营养丰富,可以很好地补充伏天消耗的体力、精神。 相比春节时候一家团聚,常常选用的传统饺子馅配料,比如猪肉白菜、韭菜猪肉等等,伏天的这顿饺子,可以合乎时令地玩出许多花样来。很多富有夏天特色的时令菜品,特别是绿叶蔬菜,都是饺子馅的好选择。比如荷叶、红薯叶、马齿苋、穿心莲、鸡毛菜、婆婆丁(蒲公英),这些野菜大家通常就是做凉拌菜或者摊鸡蛋,凉拌菜因为其高纤维的口感和特殊的口味,往往不容易被老人和孩子接受,而摊鸡蛋又容易摄入过多的油脂和胆固醇,倒不如做成饺子馅。需要注意的是,制作中一定要清洗干净,可以用盐水浸泡,做馅之前先焯水,调味时候适当加入姜末,可以很好地调和“野菜”的生涩苦味,改善口味。 入伏饮食注意事项 1.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2.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3.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 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防中暑:自制防暑茶 乌梅茶。将乌梅和甘草按5:1比例(也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节)放入锅中,加水煮10分钟,取汤汁冲泡绿茶即可,有敛肺、生津等功效,还可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 枸杞防暑茶。将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放进茶杯里,冲入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至味道渗出即可,有补肺生津、治暑热烦渴及清热降压的作用。 解暑绿豆汤。用绿豆3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将芦根、白茅根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至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 解暑二豆二米粥。用赤小豆、绿豆、薏米、大米适量。煮粥,冷、热食用均可。 防伤心:该出汗时就出汗 进出空调房,人体要反复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中医也认为,夏天属阳,阳气宜畅通,所以该出汗时要出汗,另外,夏属火,与心对应,该出汗时不能出汗就会“伤心”。 方法:在夏季的空调房,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房间也要经常通风换气。夏天锻炼要注意避开高温时段,更适合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一些动作柔和、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 防湿气:煮粥时加点荷叶 夏天最大的邪气就是“湿”,这时很多人的脾胃功能低下,会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不妨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 方法:荷叶味道清香,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不妨在煮粥时适当加一些荷叶,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此外,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也有不错的清暑化湿、健脾止泻的功效。 除了食补,夏季除湿还可选用藿香正气方。 防腹泻:冰箱取食先放放 夏天高温潮湿,适宜细菌、病毒繁衍,加上人体出汗比较多,免疫功能受损,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方法:入伏后阳气最盛,很多人喜欢从冰箱里把食物拿出来直接就吃,这会对体内阳气造成损伤,也很容易发生腹泻。最好是经过充分加热后再吃,或者提前半个小时拿出来放一会或用温水泡一下再吃。 还可以多吃些“杀菌”蔬菜,如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大蒜生吃的作用最好。 多补水:定时饮水防脱水 三伏天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每天饮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以上,在排汗量大的情况下,还需酌情增加饮水量,谨防脱水。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补水补好水。C胞活力选自长白山天然地下自涌泉水,水源地处长白山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60%以上,含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pH值为8.5±0.5,以严格的质量标准纯物理技术制备,各项检测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饮用。

1.切忌贪凉,顺应自然 中医养生讲究的原则之一就是顺应自然,夏季切勿贪凉,不要因为怕热怕出汗而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要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要适当,保持26℃以上,节能又健康。不加节制的喝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 2.饮食清淡,消暑生津 在《内经》中就提到了:“用热远热,食亦同法。”意思是,天气炎热时应避免用辛辣温热、大补的食物。要注意清淡解暑,多吃蔬菜水果。天气酷热出汗多,容易伤津耗气,益气养津的食物也不能少,比如百合、大枣、山药等。 建议:平时吃饭可以搭配山药无花果骨头汤,清甜可口,益胃止渴;午后也可以喝一碗百合莲子木瓜糖水,可以消暑生津。 3.适当运动,排毒养阳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天适当的运动锻炼,让身体出出汗,更有利于排出身体的毒素和阳气的舒展。但是锻炼也得讲究轻缓,切忌以出汗多论英雄,汗出多了也会伤及人体津液,阳气也随着出汗就排泄了,因此运动要适度。 建议:锻炼的时间尽量选择清晨或者黄昏时分,天气不太热的时候。 4.三伏天灸,驱寒补虚 三伏天,除了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同时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候人体内的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肌肤腠理开泄,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中药,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补虚,驱散体内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这就是三伏天灸。 建议:冬天常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人,经常咳嗽感冒、免疫力低下、过敏等人群都可以考虑三伏天灸,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做天灸,确保疗效和安全。 5.静心养性,安然过“伏” 《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不要对夏天的炎热感到厌恶,情绪要平和不要发怒,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畅,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这就是夏天的养生之道。 建议:这一点在最炎热的三伏天尤为适用,所以大家要尽量保持乐观平和、正面思维。

因为这个时候,太阳的光照时间是最长的。 实际上有一种天气系统,叫副热带高压,它出现在南北两半球副热带地区。 在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缓慢向北移动。被它笼罩的地区会受下沉气流的控制,天空中不能再积攒出很多云彩,格外晴朗,导致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急剧上升,气温也随之上升。 然而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边缘地区,一些偏南方向的气流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吹到我国大陆,为降雨提供水汽,地表湿度增大后,散发的热量会减少。这样,在吸热增多、散热减少的情况下,地表热量不断累积,出现一天比一天热的情况。 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这也是为什么夏至日虽然太阳高度角最高,却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的原因——积累的热量还未达到高峰。 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来源,如果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就没有了温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 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天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 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 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一般来说,出了伏天,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尤其是今年出伏后,已经是立秋的半个月了,所以今年三伏天过后温度肯定会有所下降,天气逐渐的转凉。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入伏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 其规律是:凡入伏日在7月11日—7月17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40天(其中“中伏”为20天);凡入伏日在7月18日—7月20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30天。

1、中暑 在三伏天的持续高温作用下,人体失水速度会加快,体温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为此易诱发中暑。 对此,我们要注意身体降温,不要在室外停留太久,外出最好打伞。在室外工作的人,最好找阴凉的地方躲避紫外线长时间照射。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许的盐。 2、胃肠道疾病 由于空气潮湿,给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更舒适的温床,不少人因贪食,或直接从冰箱取出冷饮、水果、饭菜食用,很容易患上胃肠道疾病。 对此,要讲究食品卫生,食品存放要生熟分开,以免交叉感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存储在冰箱里,但存储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应该加热。尽量避免在路边的小摊就餐,尤其避免吃生拌的食物。 保持室内环境及食具清洁卫生,并经常通风,防止食品霉变。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夏季桶装水的饮用时间不宜超过一周。腹泻病人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家人最好不要与其共用餐具以防传染。 3、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而且体内水分流失多促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首先要防止情绪中暑,做到“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容易烦躁,就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避免外界不良情绪干扰,导致情绪激动失控、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天时不宜大量运动,特别是喜欢晨练的老年人。有研究显示,70%-80%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点到10点之间,这段时间也是晨练高峰,同时噎死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间。 最好不用或少用空调,因为居室内外温差加大会导致许多患病者难以适应,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肌梗死或猝死。 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夏日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淡,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 4、皮肤疾病 三伏天的酷热导致人出汗增多,人体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堵塞,为此易感染各种病菌。加上夏季衣衫单薄,暴露在外的部位多,皮肤容易被虫咬蚊叮,患各种皮肤病的几率也会大幅增加。 对此,最好常用温水洗澡,特别是大汗后要保持皮肤清洁,但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洗澡不宜用肥皂,因为肥皂属碱性,会使皮脂流失更严重。 多喝水,多吃水果,少吃带刺激性的食物。注意空调温度,保持体内透达,防止风寒阻于表皮。三伏天工作、生活不要过度紧张,避免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皮肤病。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2019年几月最热:7-8月 2019夏天最热的时候在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也就是中伏时期。 7-8月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和处暑节气之间,又有三伏天作威作福,按照历年的传统来说,此时节应当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时候了,7-8月的平均温度在35度以及上,且时有阵雨。 2019年什么时候开始热 一般来说,2019年是从5月份开始天气变热。 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按照往年的惯例,到了立夏节气后就会开始热了,但是最热的时候还是要到三伏天。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到来,立夏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 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中初、中、末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头伏饺子二伏面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暑热当头,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注意还会发生中暑,百姓说的“苦夏”就是这个意思。“三伏天”各地食俗很多,这其中颇有讲究。 在古代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其实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火腿二伏鸡 杭州一带有“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市民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总之,三伏天吃饭的众多讲究,都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为目的的食疗。这些讲究都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贵的一页,值得我们弘扬和践行。